欢迎访问 药监法治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药监舆情 >今日处暑,秋已至暑气止,夏秋交替燥邪起

今日处暑,秋已至暑气止,夏秋交替燥邪起

时间:2024-08-28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传/统/二/十/四/节/气

  2024年处暑节气

  开始时间:8月22日22点54分48秒

  结束时间:9月07日11点11分06秒

  处暑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即为处暑,时值每年公历8月22~24日,今年交节时间为8月22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代表暑气渐渐消退,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逐渐下降。

  

  

处暑分三候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初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鹰乃祭鸟”,是说秋季肃杀,此节气中老鹰因此开始大量捕猎鸟类,有的鹰还会将捕到吃不了的猎物放在地上,如同祭祀陈列一样。

  “天地始肃”,是说这时气温下降,开始有了凉气,一些树叶草木开始发黄,因此有了肃杀之气。

  “禾乃登”,“禾”即黍、粳、稻、粱类农作物,“登”是成熟的意思,中医认为,阴成形,即阴气有成形的作用,因此随着秋季阴气的发生而农作物会逐渐成熟。

  处暑节气气候特点

  “处暑”并非其字面意义上的“正处于暑天”,而是指暑气至此而止。民间说“立秋不是秋,秋在处暑后”,“立秋”只是概念上的秋至,而真正气象上的秋天,正是要等到处暑之后。

  处暑天气的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伴随着秋雨的来临,气温会逐渐降低。此时暑湿渐退,而秋燥之气主令,人体容易出现皮肤及口鼻干燥等症状,但这一节气是以温燥为主。

  处暑时节,虽然在意义上已入秋季,但岭南地区大多仍在感受夏热的余威,一派热未尽、夏未央之象。

  

  

处暑节气养生要点处暑起居——早睡早起

  处暑一到,我们需注意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做到早睡早起,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

  其中,“早睡”可调养人体阳气,“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大家最好在晚上10点前入睡,预防“秋乏”,有条件者,还要适当午睡。

  此节气内,大家不宜再过度贪凉。白天只要室温不高,就不宜开空调,睡觉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腹部受凉而伤及脾胃。

  日间应勤开窗通风,除了让空气流通外,还可以让秋天的肃杀之气将残留于室内的暑湿之气带走。

  处暑着装——适度添衣

  处暑节气,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形。

  但初秋之“凉”并不是“寒”,此时衣服不要添得过快,着装以凉而不寒为宜。

  对于平素体健之人,在“皮肉之冷”尚且可以忍耐的前提下适度“秋冻”,可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

  对于年老体弱及患一些慢性病的人群,不适合“秋冻”养生法,则需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并定期监测血压。

  

  处暑饮食——重在滋润

  秋季燥气当令,燥伤肺,会使肺部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干咳少痰、咽喉干痛及鼻腔干燥、皮肤粗糙、身体发痒、大便秘结等症状,这属于“肺燥”的范围,尤其是老年人感觉更甚。

  为免燥邪伤人,秋季饮食当“以润为贵”。

  平时可选取百合、银耳、川贝、蜂蜜等具有润肺养肺、清热生津功效的食材,熬制为粥或汤水食用,或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有润肺清燥功效的食物。

  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增酸减辛”以助肝气,可以多吃些像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煎炸、辛辣等食物要少吃或不吃,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更要小心食用。

  科学饮水是缓解秋燥最简单的方法。处暑时节,我们应定时、主动多喝白开水、淡茶水等,小口频饮,以养阴润燥,弥补身体损失的津液。

  处暑运动——轻松平缓

  处暑时节,天气转凉,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此时,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宜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坝坝舞、瑜伽、站桩或作呼吸吐纳、扩胸运动等,以似有汗出但不疲倦为度,有助于机体内气血通畅。

  早晚天气凉爽,运动时间选择在一早一晚比较适宜。

  

  

处暑保健——按揉穴位常艾灸

  解秋乏——按太阳穴

  太阳穴是人体经外奇穴的穴位。可以起到提神、醒脑、明目的作用。

  取穴方法: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按摩手法:按摩时首先调整好身体姿势,坐站皆可,但要身体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绪稳定,精神集中。

  坐或站好后将手掌搓热,贴于太阳穴,稍稍用力,顺时针转揉10~20次,逆时针再转相同的次数。

  

  

  养脾胃——灸神阙穴

  我们的肚脐没有太多脂肪且充满神经末梢,寒邪之气易从脐部侵入人体,导致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中医上有一个护脐方法,用艾灸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

  

  方法是将艾放置在温灸器里点燃,置于肚脐部位施灸。手持调整升降的高度来调节火力,以微烫而不痛为宜。

  由于脐通百脉,可调阴阳、补气血、温脾肾、行强壮,故艾灸神阙穴可强身健体。

  

  

  养肺——搓背

  坐位或俯卧位,揉按脊背中央及两侧的督脉及膀胱经,每次10~15分钟,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防感冒——揉鼻

  迎香穴位于鼻翼旁正中鼻唇沟内。可预防感冒的发生及缓解鼻炎的症状。

  

  处暑养生“四不宜”01着装过短——刺激血管

  处暑过后,早晚温差大,如仍继续穿着短裤背心等轻薄衣物,脖子、后背、脚部等部位的血管受到寒冷刺激后易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02凉席继续用——受寒疼痛

  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只有聚足阳气,才能抵御日后的寒冷侵袭。我们后背上的督脉有温阳的作用,养护阳气就要让后背暖一暖,凉席也就不能再用了。

  03饮食生冷——损伤脾胃

  入秋后,生冷的瓜果类食物就要少吃一些了,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这时若能吃些温食对于身体是有好处的。

  04起床太快——升高血压

  处暑后,早晚天气逐渐变凉,起床时尽量不要太猛,而应躺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最好遵循“三个半”原则,即醒后平躺半分钟,坐起后保持半分钟,把腿放在床沿坐半分钟,然后再下床活动。

  

  

季节交替防病气

  处暑节气,从临床经验看,很多人都会遇到以下几种健康问题:比如上火、五心潮热、口干口燥、咽喉肿痛、睡眠差、感冒等。

  针对不同的情况,大家可在医生指导下辨证调理。

  01上火

  中医认为,火有虚实之分:症状重、来势猛的属于实火;症状轻、时间长、病情反复的属于虚火。

  降虚火,主要靠滋阴降火的药物;灭实火,则要选择清泄降火的药物。

  02气阴两虚

  汗液是人体精气化生,正常出汗可调节阴阳,但汗出过多,人体之气随汗外泄,容易导致气阴两虚,而出现心慌、四肢发冷等不适。

  有以上症状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中成药治疗。

  03咳嗽

  中医讲“燥易伤肺”,因此,秋季容易因为天气干燥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等症。

  肺津伤则见咽痛、目涩、鼻出血、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症状。

  对于此类咳嗽,吃些新鲜的秋梨有一定缓解作用。

  04皮肤干痒

  处暑过后,降水减少,湿度降低,皮肤容易干燥,在早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对此,除了要注意及时饮水补充水分外,还应注意涂抹润肤霜。

  05血压起伏

  秋天气温下降,会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因此,本身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人群,在秋天要注意及时添衣保暖,明显降温天气时,要避免早晚在户外呆太久时间。

  06咽喉炎

  秋季也是急慢性咽喉炎高发期,粉尘、烟雾等是引发咽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天气较干燥时,这些物质弥漫于空气中,容易对咽喉部造成刺激,就会出现咽喉肿痛、咽干、声音嘶哑等症状。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可尝试取适量芦根、荸荠煮水代茶饮,有缓解不适的功效。

  07鼻炎

  有些人每年秋天就开始犯鼻炎,喷嚏、鼻涕不断,眼睛、鼻子过敏。原因跟咽喉炎类似,气温下降,天气干燥,空气中浮尘较多,就容易侵扰到鼻子。

  为缓解不适,有鼻炎病史的人平时可多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

  方法: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按摩前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用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08抑郁

  秋天常给人一种凄凉悲伤的感觉,过于悲伤则易伤气,使人意志消沉,免疫力低下。

  在此给大家介绍一个秋菊清心茶:杭菊、麦冬、百合各5克,红茶叶一小撮。热水冲泡,10分钟后代茶饮。此茶具有清肝泻火、滋阴润燥、宁神养心的作用。

  

  推荐处暑食疗方

  沙参百合老鸭汤

材料:北沙参、百合、麦冬各30克,老鸭肉500克,陈皮5克,生姜2片。做法:以上食材洗净后,一同入煲,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成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润燥。适合皮肤及口鼻黏膜干燥、大便干结之人。民间在处暑节气有吃鸭肉的传统。清代名医王士雄在其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介绍,“鸭肉甘凉,滋五脏之阴, 清虚劳之热, 补血行水, 养胃生津, 止嗽息惊, 消螺蛳积。雄而肥大极老者良。同火腿、海参煨食, 补力尤胜。”意指以老鸭同火腿、海参以小火煨烂食用,对人体极具补益作用。《食疗本草》中也记载:白鸭肉具有“补虚,消毒热,利水道及小儿热惊痫,头生疮肿”的作用。由于鸭肉的肉质紧实,味道鲜香,所含脂肪较少,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清代大才子袁枚对鸭肉的做法颇有心得,其在《随园食单》中记载有蒸鸭、鸭糊涂、卤鸭、鸭脯、烧鸭等,共计九种。我国各地也有许多特色的烹煮方法,如扬州三套鸭,海南嘉积鸭,福建樟茶鸭等,同一种食材,在一双双巧手的制作中展现出不同的风味,这其中蕴藏着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雪梨百合莲藕汤材料:雪梨1个,百合15g,莲藕250g,冰糖适量。做法:雪梨去皮去核切小块;鲜百合洗净,撕成小片状备用;莲藕洗净切成小块备用;雪梨与莲藕先下锅,加约3碗水,小火煲1小时,再放入鲜百合片再煮约10分钟,即可加冰糖调味。功效:清暑解热,润肺化燥。银耳茶材料: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做法:先将银耳洗净、锅中加水与冰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滤取汁,入银耳汤,搅拌均匀服用。功效:银耳配冰糖可得滋养润肺、止咳化痰之功,配以茶叶可以消痰火。此款茶有润肺止咳,滋阴降火的作用。温馨提示:秋季痰多咳嗽者饮用此茶效果甚佳,但外感风寒者忌用。补血安神茶材料:鲜桂圆20g,茯神15g,乌梅2个,红枣(去核)5个。做法:材料洗净,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上述材料煮20分钟即可。喜欢甜食的或感觉口感太酸的朋友可以酌量加冰糖。功效:补血安神茶,可以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适合一般人群保健食用。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814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药监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药监法治网 yjf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77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