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药监法治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药监舆情 >处暑时节,来看看农谚和民俗中蕴含的养生智慧

处暑时节,来看看农谚和民俗中蕴含的养生智慧

时间:2024-08-28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转眼已进入处暑节气,三伏也接近尾声,热气渐退,凉意渐起,冷热交替,微雨纷飞。清爽的风迎面吹来,让人倍感舒适,处暑凉来,秋意渐显。

  处暑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会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并出现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气象,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尤其明显。此时虽已入秋,但暑热彻底远去仍需一段时间,温度仍较高,再加上时有秋雨,湿气较重,湿热并行,所以有“秋老虎”之说。

  此时养生,还可从和处暑节气有关的民俗和农谚里学习一二。

  处暑民俗养生

  1、吃老鸭,润秋燥

  

  

  

  处暑作为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雨量逐渐减少,且秋季以燥为主气,人们普遍会感到皮肤、口鼻干燥不适。鸭子味甘、性凉,具有滋阴补虚、除骨蒸劳热、消肿止痢、止咳化痰等功效,尤其是老鸭(两年及两年以上的鸭子),补而不燥,是秋季进补的常备食材。

  在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各地区做法也五花八门,如烤鸭、子姜鸭、白切鸭、核桃鸭、柠檬鸭、荷叶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民俗,到了处暑这一天,全家人一起吃烤鸭,迎接“秋老虎”。

  推荐一道芡实老鸭汤,有补气滋阴、健脾祛湿之功。材料为老鸭半只,芡实30克,玉竹10克,陈皮3克,虫草花(干品)30克,生姜2~4片,精盐适量。将诸物洗净,鸭肉切块,放入沸水中焯水备用,芡实放入温水中浸泡约1小时。上述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1750毫升(约7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1.5小时,放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此为2~3人量。

  2、采菱忙,菱角香

  

  

  

  处暑前后正是采菱角的好时节,在江南水乡,采菱之风盛行,江苏民歌《采红菱》描写的正是处暑时节采菱男女的喜悦心情。不同的菱角味道也不同,嫩菱爽口脆嫩,熟菱肉粉香糯。

  菱角还可以作为食疗补养之品,《随息居饮食谱》中载菱角“鲜者甘凉,析酲(chéng)清热……熟者甘平,充饥代谷,亦可澄粉,补气厚肠”。

  将菱角蒸熟曝干制成菱角粉,加水煮成糊,或者与大米同煮,用适量白糖调味后食用,可以清暑解热、益气健脾,还有解酒的功效。

  3、煎药茶,去火气

  

  

  

  煎药茶,也叫煎凉茶。凉茶的制作方法因地制宜,各有特点,多为清热祛暑之用。

  处暑期间,南方民间多有煎凉茶的习俗,人们先到药店配制含有金银花、菊花等中草药的药方,而后在家煎茶备饮,有清热解毒、去火除湿等功效。

  在北方民间,多熬制酸梅汤,制作材料有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和冰糖等。煮好放凉后饮用,味道酸中带甜,口感极佳,有生津止渴、除烦安神等作用。故民间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说法。

  

  

  

  处暑农谚养生农谚一:处暑石榴正开口,秋分菱角舞刀枪

  石榴乃是秋季的节令水果,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榴受少阳之气,而荣于四月,盛于五月,实于盛夏,熟于深秋。丹花赤实,其味甘酸,其气温涩,具木火之象。故多食损肺、齿而生痰涎。酸者则兼收敛之气,故入断下、崩中之药。或云:“白榴皮治白痢,红榴皮治红痢,亦通。”

  

  

  

  因石榴酸能生津,故而具有生津液、止烦渴之用。因此秋季常出现咽喉干燥、烦渴不休、津液不足者可多食用。另外,干燥综合征、糖尿病患者亦可常食之。而石榴的温涩之性又可用于治疗腹泻、痢疾、崩漏、经期延长等症,因而此类患者亦可多食。

  不孕不育或孕妇亦可经常食用石榴。但时珍有云:“多食损肺、齿而生痰涎”,这是因为石榴中果酸含量很高,吃多了对牙齿和肠胃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而处暑时节的石榴虽好,但不可贪食,一天最多半个或一个石榴足矣。

  农谚二:处暑的核桃白露枣,霜降的柿子红山坡

  核桃的养生功效,现在大家基本是耳熟能详,核桃又被称之为胡桃,羌桃,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

  

  

  

  《本草便读》云:“胡桃,产胡地。其形如桃,外有肉,胡桃乃其核也,故一名核桃。味甘性温,入肾与命门,能温补下焦,摄纳元气。其质润,其皮涩,故能润肺肾,泽肌黑发,治虚寒喘嗽久不愈者,与补药相并服之。性能制铜,胡桃与铜钱同食即成碎粉,凡误吞铜物者多食自化。又食酸齿齼者。细嚼胡桃即解,此又物理之不可测者也。”

  因核桃入肾和命门,又形似我们人类的大脑,而且具有润肺肾的作用,因此民间常说核桃有补脑之功,其实核桃除了上述功效外,还可以辅助治疗夜尿频繁、小便无力、皮肤疮癣等,因而具有上述症状或年老体弱之人、经常用脑之人在处暑时节可以多食用核桃,作为滋补调养之品。

  农谚三: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

  处暑时节,新鲜的枣大量上市,此时是食用红枣的最佳时节。

  《本草汇言》曰:“此药得天地冲和之气,甘润膏凝,善补阴阳、气血、津液、脉络、筋骨、骨髓,一切虚损,无不宣之。如方龙潭治惊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守,或中气不和,饮食无味,四体懒重,肌肉羸瘦,此属心脾二脏元神亏损之证,必用大枣治之。”

  

  

  

  因而具有面色萎黄、月经量少、心慌心悸、睡眠不安等症者都可多食用红枣,红枣是一味药食两用之品。

  红枣虽好,食用亦不可过量,1日3颗枣足矣。

  农谚四:处暑葡萄白露菜,不到秋分不种麦

  葡萄同样是很好的时令水果,具有“水果之神”的称号。《本草纲目》云:“葡萄,其圆者名草龙殊,长者名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

  《汉书》言张骞使西域还,始得此种,而《神农本草》已有葡萄,则汉前陇西旧有,但未入关耳”。由此可见葡萄的药用其实早在神农本草经时代即已开始。

  

  

  

  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肾经。具有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烦渴、风湿痹痛、淋病、水肿、痘疹不透等。

  《本草经百种录》云:“此以形为治,葡萄屈曲蔓延,冬卷春舒,与筋相似,故能补益筋骨。其实甘美,得土之正味,故又能滋养肌肉。肝主筋,脾主肉,乃肝脾交补之药也。”因此在处暑时节食用正当时,可对抗秋老虎的燥热、耗气伤阴之性。

  

  

  

  处暑养生小妙招

  闻一闻,秋夜芳香

  材料:薄荷、广藿香各10克,素馨花5克,薰衣草15克。 

  操作方法:将上述药物放入防潮袋中,再装入香囊,置于床头。每2周更换内置中药,也可以制作迷你香囊,随身携带。

  功效:化湿,驱虫,安神。

  敷一敷,和胃理肠

  材料:砂仁5克,艾绒5克,蜂蜜适量。

  操作方法:将砂仁研成粉,放入艾绒和适量蜂蜜制成药糊备用。取少量药糊加热后放在纱布上,敷于神阙穴,待冷却后更换,每次敷10~15分钟,1周3~5次。

  功效:温中散寒,和胃理肠。适合贪凉饮冷过度造成的脾胃不适者。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8244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药监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药监法治网 yjf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77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