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中药效果好,收好这份“忌口清单”
时间:2024-08-28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忌口,一个在中医文化,甚至是民间传统文化中流传了上千年的词汇。在大多数的认知里,忌口是指患病或服药期间需要注意饮食,以免食物与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
《黄帝内经》就曾有过关于“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的记载。
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药忌口的知识。
01
服用中药需要忌口吗?
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首要明确的是,服用大多数中药是有忌口要求的。
中医之所以讲究忌口:一是中医看病讲究辨证施治;二是中医认为药物具有寒凉温热四气及辛甘酸苦咸五味,而食物也不例外。
中医在治疗上不但用药物以补偏救弊,在饮食上也结合病情而进行忌食或“偏食”,以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或降低其副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忌口实际上也是中医治疗的一部分。
02
具体应该如何忌口?
一般来说,喝中药时建议饮食尽量清淡,普遍应忌食辛辣、寒凉、油腻、发物、浓茶等食物。
普遍禁忌
辛辣类
辛辣类食物如葱、生姜、蒜、韭菜、酒、胡椒、辣椒、芥末等性偏温热,多属辛热助阳之品,有通阳健胃之功效。若过多食用,则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因此,在服用清热解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时,或者痈疡疮毒治疗期间,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
寒凉类
寒凉类食物如西瓜、苦瓜、冰淇淋等性味偏凉,对于体质虚寒者来说,容易加重虚寒症状,引起脾胃不适,应当少吃;如白萝卜具有消食、化痰、理气之功效,但性寒。体质虚寒及脾胃差的患者食用,容易寒上加寒,导致脾胃功能更差。
油腻类
油腻食物性多黏腻,有助湿生痰、滑肠滞气的特点。食用后会与药物混合,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尤其是一些患有脾胃虚弱、慢性胆囊炎,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更应少吃这类食物。
发物类
发物大概分为下面几类:
菌类:如木耳,香菇、平菇、金针菇等,消化不良或者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不宜食用,过敏体质患者也不宜大量食用,荨麻疹、湿疹以及皮肤过敏者不宜多吃。
海鲜类:如虾、蟹、螺、贝类、带鱼、海鳗、乌贼、鱿鱼水产品等,此类食物多咸寒腥味,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故脾胃有病者、哮喘者以及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亦不宜多吃。
禽畜类:如公鸡、鹅肉、驴肉、牛肉、羊肉、狗肉等,此类食物本身阳气较旺,容易上火,阳气上亢、阴虚内热者少吃,呼吸系统不适以及感冒的人也不宜多吃。
浓茶酒类
饮茶服药期间忌服酒与茶,主要是考虑二者对于药物吸收存在一定的影响。
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解毒,而大多数的药物都需要在肝脏进行代谢,再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如果在服药期间饮酒,可能会导致影响肝脏对药物的吸收。但是,有一些中药是以酒煎并送服,具体情况请以医生建议为准。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比如在服用阿胶、银耳时,忌与茶水同服。若平时有喝茶习惯,可以少量喝一些绿茶,但最好在服药2~3小时后再喝。
臭恶/酒酪
这两种食材的共性,应该是腌制或发酵过的食物。
现在来说,腐乳、臭豆腐、螺蛳粉、臭鳜鱼、臭苋菜梗、豆汁、榴莲、鱼腥草、鲱鱼罐头、芝士等带有腐臭味或特异气味的食材,都算是“臭恶”。
而在古代,物质匮乏,可能有些许变质和不新鲜的食材,都归入此列。
酒酪,则可能指代的情况有三种,一种是酒类,二是发酵后带点酒精的食材,三是奶酪。某种程度上,只要是经发酵的食物,也可归于这个范畴。
发酵之物会助生湿热,腐味入肾,服药期间吃这些自然不妥。
肉、面
指肉食和难以消化的面条类。
其实,发热的时候,只要一吃肉,就难快速地彻底退烧了,特别是小孩子。把肉和面食一起,比如说肉夹馍、肉包子之类的......厚腻滞胃,不易消化,也不利于恢复。
因病而异
食物的忌口需要与疾病的属性、方药的偏性来考虑。对于病性偏虚寒的患者,如有脾胃虚寒、手足冰凉、大便溏薄、血压偏低、心动过缓之证者,要忌食西瓜、冬瓜、萝卜、绿豆、生梨、甘蔗、蜂蜜等生冷寒凉、滋腻、粘滑之食品;
对于病性偏实偏热的患者,有明显上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心烦、便秘尿黄、口舌溃烂、疖疮肿瘤者,需忌食韭菜、虾、蟹、螺、蚌之食品。
因药而异
食物的忌口还需要与具体药物的特点结合考虑。药物与食物搭配不当,轻则降低药效或失去疗效,重则增加中药的不良反应。如服用地黄、何首乌,忌食葱、蒜、萝卜,服用人参、党参,忌食萝卜。在中医古代文献上,还有常山忌葱,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忌葱等记载。
当然,食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同一种食物可能存在好几种偏性,此外,由于所服用的药物、患者体质、病情程度不同,甚至因为四季气候的不同,所忌口的食物也不一样。所以,关于某些食物是否需要忌口,建议在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合理施用,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建议大家在了解药食物的特性后,在服药期间遵照医嘱进行忌口,以保证中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03
服中药后喝粥法,扶正气,增药力
很简单的,记住一个点,就是生病时,可以喝点粥。
《内经》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无论是忌口和喝粥法,关注点都在脾胃上,本质上就是在一边减负,一边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
好消化的热稀粥,对病中以及恢复期的人来说,大都是合适的。
但是,喝粥这件事,不可以滥用。《伤寒论》根据不同的情况,详细给出了说明。尤其是,吃了经方中发汗的药,喝热粥这件事就要谨慎了。
《伤寒论》中第12条桂枝汤的方后注解,特别说明了,怎么运用药后热粥法来助胃气、益津液,帮扶药力,发散风寒。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服后,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要是桂枝汤证,喝药以后,可以喝热稀粥,喝粥的量还要稍大于药量,啜粥以补精气,再不出汗的话,还可以多盖点被子。
喝热粥后,要是全身体微微出汗,证明外邪已经被顺利赶跑了;如果汗出淋漓,像流水一样,出汗太过了,反而病不除,甚至有变证可能。
医圣仲景为了防止大家会滥用热粥法,在某些条文里面,做了明确标识。
比如,第35条麻黄汤的方后注解是:“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为什么服了麻黄汤,不能再喝热稀粥?
这是因为麻黄汤本身就是强发汗的峻烈之剂。方子里面,麻黄与桂枝搭配,已经加大了发汗的力度,此时再喝热粥的话,必然会汗出太多。“气随津脱”,出汗不当是会伤津耗气的,若是大伤正气了,必然会引起变证。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835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