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秋收之气,保养好肺阴
时间:2024-08-13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立秋不仅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也标志着自然界气候的显著变化。
此时,天地间阳气广布于外,阴气收敛于内,自然界由负阴抱阳开始转为戴阳归阴状态,阳气开始减弱,阴气开始生成,空气中的湿度明显降低,昼夜温差开始增大,气候由湿热向干燥转变,为万物带来成熟与收获的气息。
然而,秋季的干燥气候对人体健康,尤其是肺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中医看来,肺不仅是呼吸的器官,而且是人体与自然界直接相通的器官。肺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对外界气候变化尤为敏感。同时,肺为娇脏,有“喜润恶燥”的特点。
立秋之后,干燥的空气影响肺脏,空气过度干燥则会损伤肺脏,这就是燥邪干肺,从而引发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系列肺燥的症状。若不加以适当的调理,这些症状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引发或加重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通过膳食调理等中医方法进行日常调护,不仅能缓解因季节变化带来的不适,还能增强肺脏功能,提升人体的正气,从而提高对外界邪气的抵抗力,减少全身特别是肺部疾病的发生。
顺应秋收之气,保养肺阴
《黄帝内经》中说“秋冬养阴”,这里的“阴”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秋风萧肃,万物生长的态势已经结束,转而进入收敛、成熟、收获的季节,整个姿势是向下、向内、收敛,而向下、向内则属阴;
二是秋天应肺,肺在五脏属阴;
三是指秋天干燥气盛,以干燥、缺乏津液为主,而津液则是属阴的物质。
所以,秋季养生,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顺应秋收之气,保养肺阴不受损伤。
养肺三宝:雪梨、百合、冬虫草
肺为娇脏,喜欢清润,最怕干燥。秋天天气干燥,水分容易丢失,很多人都觉得口、鼻、皮肤干燥,所以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滋阴润燥。
中医认为,色白入肺,有滋肺阴、益肺气的功效,如百合、雪梨、麦冬、莲藕、莲子、白木耳等。
01 秋梨
在众多秋季养肺的食材中,梨以其独特的性味和功效脱颖而出。
梨,古人又称之为 “果宗”、“玉乳”、“蜜父”,其性微寒,味甘、微酸,归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润肺佳品。
据《本草纲目》记载,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名医别录》亦提到梨“主治肺燥咳嗽,热病烦燥,津少口干,消渴,目赤,疮疡,烫火伤”。《本草经疏》中亦称梨能“润肺消痰,降火除热” ,进一步印证了梨的养肺价值。在古代医学文献中,以梨为基础的药方屡见不鲜,如《温病条辨》中的雪梨浆和五汁饮,以及《孟诜方》中治疗卒咳嗽的方子,都展现了梨在清热化痰、润肺生津方面的良好效果。现代研究也表明,梨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成分,具有化痰、镇咳、平喘、抗炎、抗衰老、预防癌症等作用。
梨的成熟季节通常在夏季末期到秋季,也就是每年的8月至10月。此时采收的梨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药用价值也较高。
广东省中医院林琳教授指出,秋梨特别适宜于干咳少痰、咽喉干痛、皮肤干燥、大便燥结等属燥热体质的人群。在这个季节,适量食用梨或以梨为基础的食疗方案,可以为身体提供滋润,缓解秋季干燥带来的不适。
02
百合
中药百合为清肺润燥的上品,其味甘、性微寒,入心、肺经,有很好的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作用,常用于肺阴不足,心神不宁引起口干鼻燥、心烦失眠等。
03
虫草
冬虫夏草性温,味甘香,入肺、肾经,有平补肺肾的作用,可以炖汤,也可以泡酒、泡茶饮。
初秋养肺食疗
下面介绍几款药膳方,以供选用。
百合雪梨饮
材料:百合15g,雪梨1个,冰糖适量。
做法:百合泡发后洗净,雪梨去皮切块,加水煮沸后文火煮20-30分钟,另加入冰糖煮至溶化,放凉或冷藏后饮用。
功效: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养阴安神。
适合人群:适合初秋干燥时普遍人群饮用,肺燥咳嗽、心烦失眠、口干舌燥者尤为适宜。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应慎食,以免加重寒凉症状。
银耳雪梨羹
材料:银耳100g,雪梨1个,枸杞10g,冰糖少许。
做法:锅中倒入足量冷水,烧开后转小火炖银耳40分钟左右,至汤汁稍有粘稠倒入梨块,继续炖15分钟后放入枸杞和冰糖,继续加盖炖5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润肺、补气润肠。
适合人群:适合初秋干燥时普遍人群饮用,尤其阴虚火旺者。
百合莲子炖木瓜
材料:百合5g,白莲子5颗,木瓜1个,白冰糖适量。
做法:将木瓜剖开,百合、莲子洗净和冰糖一起放在木瓜中,加适量水,放在蒸笼中蒸熟即可。
功效:滋阴润肺,对于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者尤其有效。
百合川贝炖雪梨
材料:百合5g,川贝5g,雪梨一个。
做法:把雪梨洗净,切片,与洗净的百合、川贝一起加水炖煮,约半小时即可。
功效:本药膳侧重于润肺止咳,适用于肺阴不足、干咳少痰、口干者。
冬虫夏草老鸭汤
材料:老鸭一只,冬虫夏草5~10枚,生姜、食盐适量。
做法:洗净的老鸭切块放入砂锅,再放入冬虫夏草,加水和生姜适量,以小火炖至鸭肉烂熟,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益肺肾,适合体虚、四肢无力、自汗、腰膝酸软的人群。
秋日养生之道,顺时助收藏
随着立秋的到来,我们的日常调养也应随之调整,以适应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
随着秋季的到来,自然界的阳气由外放转为收敛。我们的起居作息也应随之调整,以顺应季节变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建议“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提醒我们要早睡早起以顺应阴阳宣畅敛降,早起则助于肺气舒展,助阳外宣以防收敛过度,早睡则有助阴生敛降。
初秋之际天气多变,适时增减衣物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更应注重保暖,以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秋季的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应做到“减辛增酸”,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转而适量增加酸味果蔬,以助肺气收敛。同时,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用清淡滋润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以滋养阴液,润燥生津。
秋季的宜人气候为户外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能帮助释放压力,调节情绪。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过度损耗体内阴液。
保持乐观情绪,神志安宁,是秋季养生的关键。秋季天地气机收敛,自然界万物开始凋零,人们容易产生悲秋情绪。建议可通过欣赏秋季美景、参与文化活动、或与亲朋好友交流来调节情绪。此外,适当的放松和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绘画、写作等,也有助于缓解秋季的忧郁情绪。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768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