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振华:辨证治疗外感病十法
时间:2024-08-13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李振华 国医大师(1924.11-2017.5)外感病证是由于外邪袭表、外邪入里和外邪留恋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病证因病邪性质不同,脏腑受损及证候特征也存在差异。《脾胃论》曰:“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国医大师李振华以脾胃为轴,论治外感疾病。本文总结其外感病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01
风寒感冒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声重,喷嚏,肢体酸痛,口不渴,小便清长,咳嗽,吐白痰,舌质淡红,脉象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清热和胃。组方:桂枝8g,白芍、葛根各15g,川芎、前胡、杏仁、陈皮、生姜、荆芥各10g,甘草3g。
02
风寒咳嗽(喉痒)
发热不甚,咳嗽吐白痰,喉痒,肢体酸痛,遇冷则甚,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脉浮数。
治法:祛风散寒,宣肺止嗽。组方:前胡、黄芩、贝母、知母、苏子、荆芥、炙桑皮、炙冬花、桔红、半夏、桔梗、苏梗、枳壳各10g,杏仁6g,甘草3g,生姜5片为引。
03
内伤外感
发热恶寒,寒热往来,早轻晚重,汗出不解,头痛,食欲不振,胃脘胀满,舌苔白腻,舌质淡红,脉弦数。
治法:表里双解,调和营卫。组方:柴胡、香附、陈皮、山楂、青皮、生姜各10g,川芎12g,白芍15g,桂枝、砂仁各8g,吴茱萸子4g,甘草3g,红糖(冲)30g为引。
04
风热感冒
发热微恶风寒,咽喉干痛,或见红肿,头痛,自汗出,口渴欲饮,咳嗽,吐黄痰不利,面色潮红,小便黄,舌苔薄黄或薄白,质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肌,宣肺清热。组方:金银花、淡豆豉各12g,连翘、葛根各15g,菊花、公英、荆芥、桔梗各10g,薄荷7g,甘草3g。药物加减:热甚加生石膏15~30g,知母12g,板蓝根20g;咳嗽吐黄痰重者,加杏仁、川贝母各10g,生桑皮15g,地骨皮12g。
05
流行性感冒
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微汗或无汗,头痛,咽喉痒痛,口干,咳嗽,甚则气喘,吐痰或痰少咳吐不利,食欲不振,小便黄,舌苔薄白,舌质偏红,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辛凉透表。组方:连翘、桔梗、牵牛子、生桑皮、杏仁各10g,葛根、金银花、公英、鱼腥草各15g,知母12g,生石膏20g,甘草3g。药物加减:胸闷气喘,甚至喘息者加麻黄8g。
06
风热感冒咳嗽
发热不甚,有汗,咳嗽,吐痰不利,痰色黄黏稠,咽干口干,甚则咽喉痛。
治法:清热宣肺,辛凉解肌。组方:北沙参、生桑皮、地骨皮各15g,前胡、黄芩、杏仁、瓜蒌仁、知母、芦根、贝母、桔梗、薄荷、桑叶各10g,枳壳12g,甘草3g。
07
肠胃型感冒
发热恶寒,头痛肢体酸痛,寒热往来,食少腹胀甚腹泻,恶心甚则呕吐,舌苔白腻,舌体稍胖大,舌质淡红,脉滑数。
治法:健脾和胃,辛温解表。组方:白术、猪苓、苍术、厚朴、陈皮、柴胡、黄芩、砂仁、焦三仙各10g,茯苓15g,泽泻12g,桂枝6g,葛根、吴茱萸各5g,甘草3g,生姜5片,大枣5枚为引。
08
气虚感冒
多见于老年或反复感冒,身体虚弱者,低热,微风怕冷,头痛,身体酸困无力,口不干,咽喉不痛,小便清长,病程较长,甚则反复感冒,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益气健脾,调和营卫。组方:黄芪20g,党参、防风5g,白术、白芷、柴胡、砂仁、陈皮各10g,桂枝6g,白芍12g,甘草3g,生姜5片,大枣5枚。药物加减:该方服用痊愈后,可去白芷、柴胡,改甘草为炙甘草6g,以健脾补气,防止感冒。
09
阴虚感冒
多见于素体阴虚肺燥或患有肺结核等。发热不甚,早清晚重,汗出恶风,身困乏力,头晕,头痛,咽干口渴,五心烦热,舌苔薄黄,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辛凉透表。组方:北沙参20g,麦冬15g,桑叶、菊花、葛根、薄荷、淡豆豉、桔梗、银柴胡、黄芩、牵牛子各10g,甘草3g。药物加减:咳嗽甚者,加知母、川贝、杏仁、苏子各10g;若无汗可加荆芥10g,生姜5片为引。
010
风寒加湿感冒
发热不甚,畏风怕冷,骨节痛沉,全身酸困,头痛,头重,食欲不振,舌苔白厚腻,质淡,脉濡数。
治法:祛风散寒,祛湿解表。组方:羌活、独活、白芷、藿香、砂仁、厚朴、川芎、防风各10g,柴胡、葛根各12g,桂枝5g,细辛、甘草各3g。以上均为成人用量,儿童酌减;各证型感冒根据其症状可随症加减,因人制宜。
根据李老的临床经验,将外感病治疗总结为以上10种类型,治以十法,体现辨证论治的中医思维。在论治外感病时,重视顾护脾胃,以上方剂多有补气健脾之药。东垣曰:“内伤脾胃,百病乃生。”脾胃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居中央,溉四旁。张仲景在治疗外感伤寒时也重视脾胃。如白虎汤因生石膏性寒凉,可伤胃气,故加粳米以护胃气。桂枝汤中既有姜枣调和中焦、健脾和胃,又有啜热稀粥,来促汗排出,保护胃气。《黄帝内经·素问》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气血充足,才能正气充盛,使人体不受外邪侵袭,得病后亦能快速恢复。李振华治病多以脾胃论治并提出“脾本虚症,无实证,胃多实证”的学术观点与“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治疗思想,在临床中,治疗脾胃病效果显著,治疗疑难杂症亦可发挥作用。综上,中医治疗外感病证应辨证论治,以上十法供参,治疗主症时兼顾中焦脾胃,有助于疾病早日康复。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4770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