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药监法治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热点专题 >2024年全区中医药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2024年全区中医药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时间:2024-05-12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

  

  2月2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2024年全区中医药工作会议。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工作要求,总结“十四五”以来尤其是2023年中医药工作,交流经验和做法,全面部署2024年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重点任务。

  会前,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对中医药工作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全区中医药系统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增进全区人民健康福祉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助推健康广西建设。

  会议以电视电话形式召开。自治区副主席廖品琥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杜振宗主持会议、宣读自治区主席蓝天立的批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自治区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黎甲文传达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精神并作工作报告。

  

  自治区副主席廖品琥出席会议并讲话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杜振宗主持会议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自治区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黎甲文作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十四五”以来,全区中医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振兴发展迈出坚实一大步。一是突出顶层设计、高位推动,中医药发展政策体系健全完善。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政主要领导围绕中医药产业、打造品牌、民族医药发展等作出指示批示。各地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加力推进,促进中医药事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23年底,全区中医总诊疗人次3773.6万、出院总人次235.61万,比“十三五”末同比分别增长8.21%、30.49%;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广西综合排名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十。二是突出体系建设、提升内涵,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明显提升。聚焦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建设,深度参与聚集性疫情处置,中医药参与率100%。全区中医类医院146家,建设1441个基层中医馆,中医馆覆盖率98.23%,基本实现全覆盖。三是突出人才培养、创新驱动,中医药+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分层分类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实施“三大人才工程”。2023年底,全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2.76万人,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0.55人。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建设,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奖24项。全区中药资源物种位居全国前列,3年遴选“三个一批”175家,打造“桂十味”“桂药膳”品牌,成功举办第九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等。四是突出文化传播、扩大影响,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深化拓展。开展中医药文化宣教活动近千场,参与人数20多万人。广西获批第2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推动中国—尼日尔中医诊疗中心揭牌成立,共建广西—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老挝药用植物园,形成以东盟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为主、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领域对外交流合作格局。

  2023年,各级、各部门加力推进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亮点突出、成效显著。一是中医药服务供给彰显新亮点。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等能力建设,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水平,中医医疗资源有效提质扩容。升级建设“旗舰中医馆”、“中医阁”,开展“两专科一中心”建设。2023年底,全区中医总诊疗量3773.6万人次,出院总人数235.61万,同比分别增长2.7%、21.4%。二是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面貌。累计培育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指导老师83人,评定公布第二届桂派中医大师10名、第四届广西名中医59名,分学科培养广西中医药传承骨干人才350人。全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2.70万人,同比增长5.88%。三是中医药科技取得新成果。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获得4个国家中医药高水平重点学科,试点建设12个广西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院内制剂转化成新药取得新突破。四是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发布《广西道地药材目录》《广西壮瑶等少数民族药材目录》《广西“十大药膳”》,联合遴选中药材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58家,举办首届广西中医药产业交流大会。五是中医药文化传播开创新格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成功举办2023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2023中国—东盟大健康产业峰会暨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会议强调,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区中医药工作意义重大。全区中医药系统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做好当前中医药工作的形势和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转化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准确把握中医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准确把握中医药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准确把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求,做到五个“必须”:必须把坚持党对中医药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必须把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作为根本原则,必须把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必须把防范化解中医药领域风险作为根本底线,必须把团结奋斗汇聚强大合力作为根本要求。

  会议要求,全区中医药系统要坚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扭住关键重点,奋力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新突破。一要聚焦创新求变,全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破除传统路径依赖惯性,紧盯规划指标、重大工程等,确保政策发挥叠加效应和集成合力;推进自治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巩固扩大中医优势病种收付费方式改革成效。二要聚焦内涵建设,全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力争县级中医医院实现全覆盖。做优做强中医(民族医)优势专科,持续开展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开展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旗舰”科室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三要聚焦“四名”打造,全力打造壮瑶医药品牌。突出文化特色、临床特色、疗效特色,推广应用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立足壮瑶医药特色优势,重点推进“四名”〔名医、名药、名技法、名馆(阁)〕品牌建设,凸显品牌效应,形成壮瑶医药品牌和拳头产品。四要聚焦融合发展,全力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方向,推动中医药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要在中药工业上下功夫,聚焦“桂十味”进行深度开发,重点引进和培育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等领域龙头企业,打通中药材养殖、医药制造和医药流通链条;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提升中医药(壮瑶医药)领域科技创新水平,拉长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产业链,做强做大大健康产业。五要聚焦智力驱动,全力抓好关键重点工作。挖掘提升名中医临床技术、学术思想,强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协同推进“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集群协同攻关与优势产品提质增效研究”,加速聚集创新要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广西中医药产业优势。六要聚焦向海图强,全力深化拓展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扩大中医药文化传播。促进与东盟国家在中医药产、学、研领域合作,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做好桂港桂澳中医药合作,持续推动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推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在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工作中展现新作为。

  

  

  

  会议现场

  南宁市、梧州市、河池市、柳城县人民政府及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依次作经验交流发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自治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自治区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各有关高校负责同志,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中医药局、自治区疾控局、自治区计生协会班子成员和各处室相关负责同志,自治区中医药局直属各单位、区直各中医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南宁市人民政府作经验交流发言

  

  梧州市人民政府作经验交流发言

  

  河池市人民政府作经验交流发言

  

  柳城县人民政府作经验交流发言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作经验交流发言


原文链接:http://zyyj.gxzf.gov.cn/xwdt/GZDT/ZZQ/t1803632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药监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药监法治网 yjf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77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