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联动,为中医药综合改革探新路!
时间:2024-03-01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编者按:在2月29日召开的四川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交流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议上,成都市、泸州市等7个市、县(区)就其在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举措作交流发言。其中,推动中医药综合改革成效明显的成都市、泸州市、绵阳市、宜宾市、达州市5个市获四川省政府督查激励。现摘录交流发言的主要内容如下。
成都:
实现中医药文化、服务、产业三表达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乾
近年来,成都市大力推动中医药融合创新发展,在公园城市建设中逐步实现中医药文化表达、服务表达、产业表达。
中医药文化表达立体多样,赋能公园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增益城市景观之美,利用龙门山、大熊猫国家公园等自然禀赋优势,打造公园城市中医药表达示范点位;打造白头国医小镇等,在公园城市金边银角开辟“社区百草园”。增添衣食住行之美,开展“名中医流动车进基层”等活动,举办“首届烟火成都药膳大赛”。增进心灵富足之美,多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等活动。
中医药服务表达便捷可及,助力公园城市幸福指数快速增长。
加大中医药服务数量,强化15分钟公共服务圈的中医药服务供给。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供给。三级甲等中医医疗机构16家,数量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7个国家级中医药重大项目落户成都。牵头组建城市医疗联合体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7个、专科联盟22个。
中医药产业表达积聚成势,引领公园城市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加速提质。
成立成都市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专项工作组,促进中医药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激发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全市中药材面积逾60万亩,年产值近40亿元。大力支持中医药工业企业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天府中药城获评“中国生物医药最具特色园区”。2023年,全市规上中药工业企业实现营收202.36亿元、增长率达11.8%。持续推动中医药商贸流通和科技创新,中医药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蝶变。
泸州:
赋能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建设
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葛洪亮
固本强基,夯实硬支撑。
一是抓龙头。五年来,总投资7.17亿元,实施县级中医医院项目9个,整体搬迁三个县中医院,实现每个区县均有一所三级中医医院。二是建枢纽。“十四五”以来,大力实施中医药服务阵地提档升级工程,高于国家、省级标准建成示范中医馆35个,建成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2个。三是布网底。全市所有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4类6项以上中医药服务,基本建成了15分钟“中医药健康服务圈”。
上下联动,提升软实力。
一是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充分发挥三甲中医医院优势,组建医联体,提升区县中医医院管理能力。扎实开展“百千万”行动。通过上下联动帮扶,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52%。二是加强人才引育留用。依托西南医科大学等6所本地涉医类院校培养中医药人才,通过设立编制池、县聘乡用、乡聘村用等措施招引人才。三是搭建平台提升能力。设立13个市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带教传承人31名;全市共建成西学中培训基地9个,建成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7个。
融合发展,丰富新供给。
一是将中医药服务与全民预防保健深度融合,结合全民健康体检开展全人群中医体质辨识;二是将中医药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度融合;三是将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深度融合,创新提出塑造康养文化IP,研发生产中药大健康产品,推广中医药膳。
绵阳:
聚力打造特色中医药产业“增长极”
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明禹
建强“三大链条”,提振产业发展“驱动力”。
夯实“责任链”,打造中药材产业聚集地,优先支持麦冬产业发展。完善“经营链”,建立道地中药材产业联合会,形成“政府政策定方向、平台公司铺渠道、龙头企业谋发展、行业联盟促自律”的产业发展联合体。延伸“产业链”,大力推广复合种植模式,创新经营模式,探索全链条运转模式,推动麦冬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筑牢“三大关口”,织密药材品质“安全网”。
严把“规范关”,制订“涪城麦冬”种苗质量等10个标准,引导麦冬种植经营主体对标生产、按标经销。守稳“检测关”,推行“田间、加工、入市、外调”四步检测机制。盯紧“流程关”,打造数字化管理溯源云平台,建成GAP认证麦冬生产基地6个、麦冬绿色加工中心15个、ERP(种植溯源)基站15个,麦冬质量全程溯源面积达2.2万余亩,产出麦冬重金属残留检测结果100%符合安全标准。
擦亮“三大名片”,培育特色中药“新地标”。
打好“创新牌”,建成中国麦冬科研示范园、麦冬科技孵化中心等,配套2000亩精细栽培试验田,培育川麦冬新品种。丰富“文化牌”,建成麦冬博物馆、麦冬文化创意园和麦冬康养中心等,打造麦冬康养旅游目的地。拓展“市场牌”,利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欧盟互认牌照等优势,引进天府商品交易所,建成涪城麦冬电子交易市场,与20余家企业开展网络直销活动,平台累计交易额超过20亿元,产品远销多国。
宜宾:
健强体系 凝聚合力
宜宾市委常委、副市长 李翔
坚持上下联动,不断健全一盘棋统筹格局。
组建中医药产业发展专班,推动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制订出台《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十条措施》等14个文件,制订21项专项政策。将“建设中医药强市”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区)党委、政府的专项督查项目。以市中医医院为引领,牵头组建医联体、专科联盟,不断加强县级中医医院能力提升、“两专科一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服务内涵建设。
坚持部门协作,不断提升一体化推进质效。
构建“制度设计+综合政策+配套办法”的政策矩阵体系,强化中医药在机构设置、编制保障、职数配备上的组织保障,配强配齐专职管理干部队伍105人。实行中医优势病种“同病同效同价”服务,调增26项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扩大DRG付费模式下医保支付在中医治疗领域的覆盖面积,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开展中医药市级科研专项行动,联合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8所高校在宜院区建立中医药产学研发展联盟。
坚持资源整合,不断强化一揽子保障水平。
深化三产融合,构建贯穿中药材种植、中药加工制造、中医药服务全周期的产业体系,创建一批具有宜宾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中医药文旅健康服务综合体。引进国医大师张大宁和岐黄学者杨明来宜设立传承工作室,创立“宜人本草”大健康品牌。加强区域合作和资金投入,牵头组建川、滇、黔、渝4省45个县(市、区)参与的乌蒙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联盟。2023年,全市中医药系统共整合各类财政资金8.66亿元,同比增长12.8%。
达州:
挖资源潜力 擦亮“秦巴药库”品牌
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政
先行先试推进机制创新。
单设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在全省率先出台《中医药强县建设标准》,创新开展《达州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地方立法工作。设立中医药专项产业发展资金。深化医保改革,中医诊疗项目、中药费用的支付比例提高10%,优化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251个、新增中医药优势病种15个。强化区域协同,组建“秦巴山·万达开”中医药发展联盟。
发挥聚集效应打造品牌。
挖资源潜力,擦亮“秦巴药库”品牌。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中药材园区7个,建成规模居全国前列的淫羊藿和百部种苗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天麻林下仿野生栽培基地,建设省级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县3个,培育“秦巴药乡”示范乡镇14个,2023年全市中医药综合产值达150亿元。强科技赋能,做大“达州制造”品牌。建立中药材研究所等科研平台11个,拥有注册、获准生产药品190种,4个中药品种列入国家级新药。促医养融合,扮靓“康养达州”品牌。
聚焦品质突出发展实效。
投资43亿元迁改建公立中医医院8家,建成乡镇(社区)中医馆209个,实现建制乡镇全覆盖。每年统筹8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医药专科专病防治能力建设,建成国、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92个。积极推进“中药材+粮油”发展模式,设立“秦巴药乡”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全市40%的乡镇、60%的村种植中药材,带动就业2万余人。加快建设达州中医药博物馆,建立省、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5个。
德阳绵竹:
中医康养谱新篇
德阳市绵竹市人民政府市长 耿垣合
从“中心到网格”强化系统集成赋能。
制订《绵竹市“十四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按照“强龙头、壮枢纽、固网底”的发展思路,由市中医医院作为中医医疗机构龙头,担负“医、教、研”重要任务;各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立中医药科室,配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32个行政村卫生室均至少配备1名“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加强医疗机构中医康复医学科建设,柔性引进、着力培养中医康复专业人才,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三级中医康复服务模式。
从“田间到指尖”深耕科技创新应用。
绵竹中国玫瑰谷“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有超1.2万亩药用玫瑰生产区,研发推出芳香精油系列品牌,以及其它中医药健康产品20余种。搭建智慧养老平台,实现社区老年人应急需求AI生命预警手表一键呼叫援助,构筑起覆盖全社区的老年人安全救援网络。
以“农文体旅”深度融合擦亮“康养绵竹”品牌。
持续加强中药种植资源保护,种植川芎等10余种“川产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并鼓励支持优势品种就地转化和深度开发。打造以温泉康养、玫瑰观赏、加工体验等为主题的精品康养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提升康养产业活力。大力发展沿龙门山民宿带“候鸟式”康养模式,引导就近医疗机构与民宿业主签订服务协议,配备保健医生及心理咨询医生,指导民宿提供中药浴足、穴位按摩等中医药服务项目,医养旅游产业实现了新升级。
内江东兴:
道地天冬铺就群众致富路
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东兴区委书记 康厚林
以“一号工程”为引领,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充分挖掘内江天冬“功效道地、食药同源”的比较优势,把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作为全区“一号工程”,推动政策、人才、资金向主导产业集聚。成立中医药产业领导小组,组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邀请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编制《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共建产业技术分院,天冬纳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士林团队的“千种本草基因组计划”项目。每年整合财政资金4000余万元投入产业发展,争取到园区培育资金3500万元,发行专项债3.17亿元,依托天冬产业向农发行融资26.3亿元,与金融保险机构创新开发“天冬贷”“天冬保”等金融产品。
以“七位一体”为抓手,拓展全链融合效益。
按照育苗、种植、加工、交易、产品研发、品牌营销、康养旅游“七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全产业链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开展天冬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工程和GAP认证,推动建立天冬欧盟国际标准。引进6家全产业链企业,天冬膏、天冬粉在澳门注册上市,并向葡语系国家推广。打造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建成内江天冬主题展馆、市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天冬系列产品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42.9%。
以“联农带农”为纽带,助农持续稳定增收。
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50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年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拓展就业渠道,吸纳留守老人等本地群众6000余人就近务工,年人均增收1.5万元,天冬种植重点村外出务工群体回流比例达到30%~40%。健全增收机制,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32.7%。
(以上内容按会议现场发言顺序排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原文链接:http://sctcm.sc.gov.cn/sctcm/szdt/2024/3/1/025d4ff1102249b89be2e0c2e721cce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