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关键处,十年都有大跨步
时间:2022-09-09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这十年,是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人民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的十年,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一老一幼”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十年,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速破解的十年……9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第27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总的来说,这十年,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最大,老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
健康中国:起步良好、进展顺利
谈到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康中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最被公众关注。十年间,健康中国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怎么样?老百姓从中有哪些健康获益?
面对记者的提问,李斌表示,健康中国建设开局起步良好、进展顺利,主要表现在:一是健康入万策,促进健康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二是知识进万家,已建立起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全面普及健康知识。三是关注全周期,健康维护能力明显提升。例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84元;为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病等重点疾病患者和0至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步提升,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遏制。四是生活更健康,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5.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达到37.2%。五是全民齐参与,健康中国行动的氛围日益浓厚。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我们大力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了人人追求健康、维护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李斌表示。
医改攻坚: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除了积极预防保健,当患病时能否得到及时有效便捷高质量的诊疗服务,也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旨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的医改进程如何?成效如何?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负责人朱洪彪直面问题,做出回答。
“医改是个世界性难题,尤其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改革的难度更大,也更为艰巨和复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顶层设计,推动医改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朱洪彪介绍。
朱洪彪介绍,由此带来的成效包括:全国设置了12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建设5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1.5万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21年,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关专科的跨省就医较2019年下降了9.3%;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已经开展的7批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两批耗材集采平均降价超过80%……
“在深化医改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维护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各项医改政策协同联动、落地见效。”朱洪彪说,“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国情、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继续探索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
中医中药:传承创新、壮大基层
“过去十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秦怀金指出,十年来,中医药领域的产业发展、中药的质量提升、科技创新等均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中医药服务由于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基层深受群众欢迎。
秦怀金介绍,十年来,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中药质量不断提升。国家药监局2021年国家药品抽检年度报告显示,中药饮片抽检总合格率达到98%。中药科技创新不断深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等部门持续加大中药的科技投入,加强道地药材、中药炮制、质量保障、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积极配合国家药监局改革完善符合中医药规律的中药审评审批制度,进一步激发了中药科技创新的活力。
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把优质中医药服务送到基层群众身边。群众明显地感觉到,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完善了,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在不断壮大,能在家门口的医疗机构享受的中医药服务、适宜技术越来越多。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服务群众健康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秦怀金表示。
公卫应急:正面硬刚、实力渐强
十年间,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历了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疫情,以及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考验。这些都促使人们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经历了一次次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正面硬刚”,我国的卫生应急能力在磨炼中迅速变强。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常继乐在发布会上总结,卫生应急能力是卫生健康综合实力的体现。“这十年来,相关部门和地方共同围绕以卫生应急体系和核心能力建设为主体,全面提升卫生健康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他介绍,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卫生应急法制体系基本建立,管理体制初步形成,能力水平明显改善。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制度,在全国已建成4大类59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此外,还科学高效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和应对,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下降,死亡人数减少,重特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我们将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处置,统筹多病防控和紧急医学救援,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常继乐说。
重点人群:妇幼老年、保驾护航
无论何时何地,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始终牵动人心。盘点十年来我国在上述重点人群健康方面的举措和成果,让人倍感暖心。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妇女儿童健康发展的核心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负责人杜希学介绍,当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远低于中高收入国家的中位数水平,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低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水平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
而面对我国老年人口多、老龄化进程快、老龄化城乡和区域差异大的显著特点,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毫不讳言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到中度老龄化,这是个重要的窗口期。”
“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径。”王海东介绍,“十四五”期间,要抓好重点,做好健康老龄化工作:做好老年人的预防保健,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主动健康的能力;做好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工作,持续推动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加强康复医院、护理医院的建设,切实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做好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工作,把医疗服务下沉到社区和居家,建立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整合型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从学科、人才队伍、标准规范、科技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强化老年健康的保障……有了这些成果和持续努力,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将收获更多、更全面的健康获得感。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html/zwyw/20220908/3907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