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药监法治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麦冬、天冬等4种物质纳入食药物质目录

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麦冬、天冬等4种物质纳入食药物质目录

时间:2024-08-28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8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地黄等4种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经安全性评估,现将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等4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

   

  

   

  公告指出,上述物质作为食药物质,建议按照传统方式适量食用。上述物质作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时,应当按保健食品有关规定管理;作为中药材使用时,应当按中药材有关规定管理。

   

  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些中药材在民间往往作为食材广泛食用,即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以下简称食药物质)。

   

  麦冬。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载,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麦冬在我国四川、广东等地区有作为食品原料食用历史,主要方法为泡茶、煮粥、煲汤等。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四川绵阳市三台县的麦冬种植基地。

   

  麦冬的主产地在绵阳市三台县,三台有几百年的麦冬种植历史,常年种植麦冬面积超6万亩,三台土特产“涪城麦冬”还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9年,三台县建成中国麦冬电子交易中心,截至目前,电商交易平台交易额累计达15亿元。2024年全县麦冬总产量预计达1.5万吨,占全国总生产量的70%以上。“涪城麦冬”已成功入列《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首批地理标志互认清单,远销东南亚、欧盟等地,占全国出口量的80%以上。

   

  目前,三台县已成功引进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入驻,并联合太极集团、四川中兴药业等食品医药企业,开发出超380种中成药、190余种保健品,以及麦冬汤料包、麦冬茶等衍生产品,实现全链条产值达40亿元。

   

  

  绵阳市三台县的麦冬交易市场。

   

  近年来,三台县打出麦冬产业发展组合拳,以完善麦冬科研、产业、产品和品牌四大体系为重点,建立“三园四中心一体系”(即良种繁育园、标准化种植园、综合利用园、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电子交易中心以及综合服务体系),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了麦冬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发展。

   

  天冬。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载,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的干燥块根。天冬在四川等地区有作为食品原料食用历史,主要方法为蒸食(鲜品)、煲汤、酿酒、茶饮、煮粥、制作蜜饯等。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内江天冬系列产品。

   

  天冬在四川的主要产区在内江市,内江天冬是川产86种道地药材之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四川省中药材栽培技术》记载“四川省天冬主产区为内江县(主要是指东兴区)”,历史悠久、品质佳、等级高。

   

  内江历来有食用天冬的习惯,天冬蜜饯制作工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四川省已印发《中医药强省行动方案》,明确东兴区是天冬重要产区,内江市也制定《内江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支持东兴区发展天冬产业。

   

  

  内江天冬在东兴区的核心种植基地。

   

  近年来,东兴区抓住国家振兴中医药的契机建设“中国天冬之乡”,大力发展“内江天冬”为首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东兴区中医药材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副主任吴秋宏介绍,东兴区建有50余个天冬种植基地,天冬种植面积5万余亩,实施育苗、种植、加工、交易、产品研发、品牌营销、康养旅游“七位一体”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组织形式,计划辐射种植天冬约15万亩;同时发展枳壳、黄精、铁皮石斛、蚕桑、花椒、栀子、川陈皮等为主要品种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约15万亩;实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研发以天冬为主要原料的日化、饮料、美容产品等几十种大健康产品。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新华社


原文链接:http://sctcm.sc.gov.cn/sctcm/gggs/2024/8/26/354b810300594e7dbf357beb9d02e47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药监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药监法治网 yjf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77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