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心理防护小贴士
时间:2022-08-28 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反复出现的疫情,对人们的生活、出行、工作、学习、就医等各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疫情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挺身而出,维持采样秩序、配送小区物资、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解决居民困难、维护小区安全等高强度、繁杂工作的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被感染、被隔离,甚至感染家人的风险。甚至会经常受到民众的不理解、误解,甚至辱骂,多种原因使他们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给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提出了一些心理防护小贴士:
1、充分掌握疫情相关知识和信息,科学防护。
进行工作之前,对新冠肺炎有全面的科学认识,严格做好防控措施,正确使用口罩,严格做好手部消毒或戴上手套,防止接触感染。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每日做好健康监测。
坚持从权威机构获取信息。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在疫情一线可能会直接接触到更多疫情相关信息,因此要避免过度关注负面信息,同时对外界的“各路消息”保持理性,当感到自己过度浸润在负面信息中,请允许自己暂时抽离或休息,转移注意力或寻求社会支持。
2、正确识别自己的情绪,接纳自我。
在工作时,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比如因繁琐的工作而出现烦躁,尤其是别的区域解封而自己所在的区域继续管控的时候,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而更加烦躁;因群众的不配合、辱骂而出现委屈、不耐烦、生气、愤怒甚至发脾气;因接触大量的社区群众可能面临感染而出现害怕、恐惧;因服务不被认可或者轻视而感到失落和无助;因反复担心自己工作做不好而引起更严重的后果。以上种种表现,是每个人在面临突发事件、紧急工作时都可能出现的正常应激反应,需要我们正确识别,我们要允许自己出现上述情绪或行为,接纳自己的所有。也要认识到群众的行为是因为自身遇到疫情而导致的心理失调,不是真的针对我们,我们可以尝试做一面情绪的镜子,只是反映出对方的情绪而不卷入其中。
3、接受自己能力的局限性。
因为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比普通群众更容易接收到更多的负面信息,接触到更多的困难人群,也遭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工作中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周全细致,所以一旦在工作中受挫,便容易产生“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够多”或“帮不到他人”的心理,可能产生持续的自责和愧疚情绪,从而否定自己。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提醒自己运用正向思维,自我肯定,回忆总结自己面对危机时是如何应对的,看到自己的力量与能力。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调整对自己的要求和期待,罗列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并值得肯定的事情、取得的成绩,会让自己感受更好一些。
4、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健康饮食。
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和情绪劳动,会严重损耗人们的生理资源和心理资源,所以在工作的时候,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正常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空闲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看看视频等放松一下心情,也可以向家人或朋友倾诉心声,空闲下来和同伴说说玩笑,轻松一下,共享快乐,分担困扰。
5、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学会宣泄。
进行防疫工作前应首先获得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也理解家人的担忧和关心,及时汇报自身情况,保持良好沟通。除了家人,还可以与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与经历。将自己内心的郁闷、愤怒和悲痛,宣泄给信任的亲人、朋友可以减轻或者消除心理压力,避免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
原文链接:http://wjw.shanxi.gov.cn/zfxxgk/fdzdgknr/jkzx/202208/t20220820_69737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