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青岩镇:夫妻村医守护古镇百姓健康
时间:2022-08-17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
一个是秉承中医祖传看家方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常年为十里八乡的百姓带去健康;一个是学习西医的全科医生,为村里百姓带去常见病的治疗康复。
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贵阳市花溪区青岩古镇的西街村,有这样一对“夫妻村医”:丈夫王泽勇是祖传中医,妻子赵玲艳是西医医生,由夫妻二人负责的西街村卫生室,成为守护古镇百姓健康的重要阵地。
乡村医生是广大村民的健康守护人,承担着农村地区大部分医疗照护责任和公共卫生服务责任。
“在我们来西街村之前,这里没有村医。”王泽勇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二人家住花溪黔陶,来西街之前在黔陶乡的赵司村行医。
2018年,夫妻二人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乡村医生,来到了西街村。尽管村里对两人的到来很重视,但彼时的西街村条件有限,只是给了两人两间60平方米的当街小房子,就医环境不够理想,晴天灰尘四起,雨天到处泥泞。
随着古镇建设持续不断地推进,西街村“两委”对村卫生室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为卫生室免费提供了120平方米的医护环境。
公共卫生室、诊察室、治疗室、观察室、中药房、西药房……西街村卫生室虽然不大,但功能齐全,村里群众所需的日常健康需求,老百姓一般的伤风感冒、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等,这里基本都能解决。
据王泽勇介绍,其父王世玉是当地有名的“中国传统医学专家”,被原国家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等授予“优秀乡村医生”。
秉承父辈的优良传统,王泽勇夫妇在西街村卫生室的中医治疗方面,主要是治疗颈、肩、腰等骨科类疾病,以及骨伤及骨伤后期康复。
“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中医,10多岁就开始上山采药,父亲从小教育我们要勤于钻研医术,为乡里乡亲百姓的健康服好务。”王泽勇说,多年来,自己和哥哥谨遵父亲教诲,谦虚谨慎,患者给予了极高评价。
“我这个髋关节骨质增生在很多医院都看过,因为还患有肾功能衰竭不能随便吃药,一直没治好,之前走路都要两个人扶,感谢王医生治好了我的病,关键是收费还很低。”邻村69岁的村民孙学文,谈起王泽勇的医术,老人竖起了大拇指。
西街村66岁的罗少芬老人,血压偏高,人偏胖,血压不稳定。夫妻二人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定期的上门为老人监测身体健康指数,指导老人用药。
在王泽勇夫妇的帮助下,老人的身体保持了较好的健康体征。“老人家里做好吃的,就经常叫我们,她来卫生室时,还经常带一些自己种的菜给我们。”赵玲艳说。
如今的青岩古镇,游客人来人往。“每次只要游客有需要,我们都会主动帮忙,能解决的马上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协助往大医院送。”赵玲艳说,小小的村卫生室,也是一扇服务群众的窗口,夫妻二人对于每一个有需要的患者,都会尽心尽力帮助。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夫妻二人主动承担起相关职责,只要村里有需要,就及时冲到第一线,为疫情防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夫妻二人结婚14年来,依然居住在黔陶乡赵司村的老家。家中的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中学。“村里的医务工作时间并不固定,有时候需要加班到很晚,很少有时间去管孩子。”赵玲艳愧疚地说,但看到很多村民在夫妻二人的帮助下,身体恢复了健康,又感到很欣慰。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除病痛”……在卫生室的墙上,悬挂着多幅患者康复后送给王泽勇夫妇的锦旗。每一幅锦旗的背后,都是对这对村医夫妇守护古镇百姓健康的高度认可。
2021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像王泽勇夫妇这样的村医,在待遇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我们服务的西街村,常住人口接近1500人,按照方案,在岗村医的政府政策性补助由每月1017元提高到了1317元。”王泽勇说,目前养老金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每人每月有825元的养老保险补助。
今年全省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把“村医待遇每月提高200元”作为2022年要办的“十件民生实事”内容之一,再一次让王泽勇等人感受到了政策的温暖。
“真的很感谢党和政府对村医群体的关注、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坚守村医为民守护健康的初心。”王泽勇夫妇笃定地说,未来将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为更多百姓带去健康。(杜再江)
原文链接:http://atcm.guizhou.gov.cn/xwzx/zyyw/202208/t20220816_760985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