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五白”,感冒不常来
时间:2024-11-26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的阳气也相对衰弱,免疫力很容易下降。而免疫力低下不仅容易产生疲倦、乏力、精神差等症状,同时也会给感冒、肺炎等冬季多发病以可乘之机。
中医讲“肺为娇脏”,肺脏在寒冷干燥的冬天容易受外邪侵袭,发作呼吸道疾病。此时想要防病,需养肺护肺,固护正气,可以用“五白”来调理肺脏状态,防住感冒、鼻炎等疾病不再来。
冬天吃“五白”,感冒不常来
山药
养脾胃补肺气,护住抵抗力
中医认为,肺具有宣发卫气循行体表的功能,保护脏腑免受外邪侵袭,因此肺气虚弱时抵抗力会下降,需要及时温肺散寒、补足肺气。
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的功效,如果出现了手脚冰凉、鼻痒鼻塞、畏寒喜暖、不爱运动、易出虚汗等肺气虚的表现,或处于鼻炎、鼻窦炎的缓解期,可以用山药来补肺益气。
药膳
取鲜山药40克(干山药15克),茯苓、芡实、莲子各15克(去心),陈皮6克,猪排骨150克(剁小块焯水)入锅,大火煮开后小火煲 1.5小时,加盐调味饮用,一周服用1~2次,能够健脾补肺、祛湿益气,适用于体质较弱、抵抗力差、易感冒、过敏性鼻炎缓解期的人群。
银耳、百合
生津润肺燥,滋润呼吸道
冬季寒冷干燥,呼吸时体内的津液容易被燥气所伤,当肺部津液不足,鼻咽失去滋润和保护,上呼吸道就容易遭殃。
银耳与百合均有润肺止咳、滋阴润燥的功效,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鼻干、咽干、口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甚至鼻出血等肺燥的表现,可以用这两种食物来改善不适。
药膳
准备银耳30克提前用水泡发,再与百合、莲子各30克,粳米200克一齐下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煮 40分钟即成,一周服用1~2次,能起到润肺生津、通便除烦的作用,适合肺燥、慢性咽炎缓解期、肠燥便秘、干燥性鼻炎人群,以及解渴、解燥、滋润肌肤使用。
雪梨、萝卜
通窍清肺热,寒气不闭塞
中医讲“寒主收引”,如果长期受到寒邪侵袭,气机闭塞,寒气会郁在肺中生热。冬季各类取暖方式消耗津液、御寒进补的饮食堆积在肠腑,都会产生内热。
肺热人群口气较重,喜冷饮,大便干结,可能伴有咳嗽、咽痒、口干、烦热、鼻出血、鼻甲肿大等症状,在清淡饮食的同时,可以选择梨、白萝卜等清热润燥。
药膳
取川贝母粉3克放入梨盅后盖好,放入蒸碗,加冰糖10克和少许水,隔水蒸40分钟,连梨肉带汤水一起食用,能润肺化痰、清热通窍。
锅内加水煮开,放入胡萝卜1根、白萝卜1根煮50分钟,再加芹菜100克、紫菜5克、生姜3片,放香菜3棵调味即可,有助疏风解表、清热通窍。
中医“四招”帮你冬季少生病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充足,才不易感染外邪,因此提高免疫力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还给大家介绍几个易学易做的养生小妙招,可以帮助增强身体抵抗力,使我们冬天少生病,全家老少都受益。
1.艾灸
艾灸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可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提高免疫力的目的。
方法
艾灸既具有良好的养身保健作用,又便于居家自我操作。如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可培元固本、扶助正气。每次灸10~20分钟即可,一次选1个穴位,第二天再换个穴位,施灸前后应喝些温水,饭后或运动后大汗以及洗澡后都不宜直接进行艾灸。
2.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很好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对穴位进行自我按摩,能够疏通气血、调理脏腑功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方法
可选择内关穴、太溪穴、足三里穴、合谷穴、关元穴和中脘穴等,每天按15分钟,长期坚持下来,会有不错的保健效果。穴位按摩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非常适合居家者进行自我保健。
3.中药足浴
泡脚又称足浴,可在脚盆中加相应的中药如生姜、艾叶等,通过这种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起到活血祛瘀、祛湿排毒、养心安神等作用,从而扶正祛邪、改善体质、增强人体免疫力。
方法
每晚临睡前可泡脚10~15分钟。但患有下肢血管疾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足部皮肤损害(如疱疹)、有出血倾向等人群不宜泡脚。
4.导引功法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和骨骼力量,同时还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
方法
古人将运动称为导引,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等,都是老少皆宜的导引方式。锻炼的同时要注重吐纳(呼吸)和身心的放松。给自己定一个运动小目标,常年积累坚持下来,身体得到锻炼,免疫力自然就能提高。■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5873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