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正焕发青春光芒
时间:2023-12-31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代传承……提起中医药,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这些词语。数千年的历史,让中医药有了更为厚重的积淀和古朴的形象。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支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利用更多新技术、新方式提供更加便捷可及的中医药服务,以更加进取的姿态推进人才培养、文化弘扬、海外传播,中医药开始越来越多地在现代折射出来并面向未来,焕发出青春的光芒。2023年,已赓续千年的中医药全方位展示着这种活力。
能战斗:在抗疫主战场站稳脚跟
这一年,中医药人是以斗志昂扬、敢打敢拼的状态开始的。2022年末和2023年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相继发布《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旨在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顺利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并确保有效防控救治。
自新冠疫情暴发起就进入防治主战场的中医药,此时在防和控不同层面、病情轻中重不同阶段持续发力。在基层前端,发挥中药汤剂“大锅汤”的可及性优势,最大限度治疗轻型感染者、降低感染率、减缓疫情蔓延,减轻医疗机构压力;在医疗机构中后端,将3年抗疫的宝贵经验和“中西医协同”原则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减少病亡、挽救生命。
从主管部门到各级中医药机构,纷纷行动起来。
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关于加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药协定处方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使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建设的要求》等,明确不同地区适用的中药协定处方,并要求保障中药协定处方临床有效供应,以及中医医院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
安徽省药监局发布通知,要求加强新冠治疗用中药饮片生产流通监管,严守质量安全底线;河南省将用于新冠病毒防治的14种医疗机构制剂和6种中成药临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支付范围,相关调剂使用的药品费用可纳入医保支付。
内蒙古自治区印发通知,要求加强中药(蒙药)协定处方的推广,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蒙药散、丸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
与此同时,在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下基层流动诊疗车开进乡村,现场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并发放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新冠预防中药等药品。
在攀枝花市盐边县,13万余袋中药“大锅汤”免费送往机关单位、社区、学校、快递公司等,做到中药预防汤剂应服尽服、愿服尽服。
在海南省,各市县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农村地区提供以中药协定处方为主的免费中药“大锅汤”。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就地取材,精选当地的金橘、马蹄、生姜等药食同源之品形成金橘饮处方熬成“大锅汤”,由医护人员、机关干部、志愿者在县里设置的发放点向民众免费派发……
在这场与疫情的漫长搏斗中,中医药不但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也越来越有战斗力,成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必要力量。
敢变革:综合改革示范渐入深处
由于深厚的文化背景、群众基础,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药事业被认为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是顺其自然发展,还是积极改革创新?焕发出青春光芒的中医药就是有锐气、敢动真格的,不惧刀刃向内谋发展。
伏笔在2021年年底埋下。彼时,国家中医药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批复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湖南省、广东省、四川省等七省(市)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随后的一年,建章立制、规划蓝图。2023年,各示范区围绕不同主题先行先试,开始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
今年11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局局长余艳红介绍,示范区建设已经形成了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
7个示范区坚持问题导向和改革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上海市着力把社区打造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开设了中医科;浙江省以“中医处方一件事”数字化改革为切入口,推动中医医院实现临床、科研、服务的系统性重塑和全过程监管;山东省、湖南省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改革,中医医院特色优势不断彰显,次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江西省、四川省强化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医药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放大;广东省以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为抓手,协同推进港澳中医师到内地公立医疗机构执业,简化港澳已上市的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内地的注册审批流程,推进内地(广东省中医院)院内制剂获批跨境至澳门使用,促进了大湾区中医药共建共享。
在发挥地方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答好“特色卷”的同时,各示范区在“必答卷”也有精彩表现: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领跑全国,中医药诊疗水平、科研能力、文化素养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更加主动,助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了13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和9个国家国际合作基地。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调动改革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积极推广改革成果和经验,让更多地方、更多人民获益。”余艳红的表态,提示着这项事关中医药发展方向的改革已渐入深处,并将由点及面。
强根基:全覆盖从期待照进现实
中医药的根在基层,发展要从强基层开始。正因如此,旨在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着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方便可及中医药服务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作为中医药重点工作持续开展着。
2022年,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层中医药实现“五个全覆盖”: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医院、门诊部、诊所)基本实现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中医药人才配备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中医药健康宣教实现全覆盖。
这意味着,该工程的总攻号角已经吹响。
离全覆盖的目标还有多远?数据说明问题。截至2022年年底,县办中医医疗机构覆盖率达87.78%,全国已有中医馆40674个,9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9.4%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余下的任务,2023年加速推进。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标准,各地中医药人也据此强力攻坚。
“秦巴无闲草,遍地皆灵药。”在陕西省安康市,基层中医就地取材,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为中医药人才提供更好待遇,提升技术水平,把中医药服务简、便、验、廉的优势凸显出来,让老百姓能就近、花更少的钱获得良好的诊疗效果。
在古都陕西省西安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馆坚持完善硬件和提升软实力并举,本单位培养名医与上级单位引进名医同步,医疗服务和健康文化宣教两手抓,让周边社区甚至外地患者都成了中医馆的忠实粉丝。
江苏省则在全国率先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服务能力等级建设,着力打造星级中医馆,引领基层中医馆从“有没有”向“优不优”发展。如今,规模成熟、功能完备的中医馆已遍布江苏,各地乡镇、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立足中医馆建设,有效缓解了群众就医难题……
勤练兵:在竞赛中锻造过硬本领
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十五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首届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总决赛、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主题辩论赛、全国高等院校针灸推拿大赛临床技能大赛、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药调剂职业技能竞赛……中医药行业勤练求强、敢比争胜。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2023年,是中医药行业各种竞赛、比赛、演练的“大年”。激烈竞争、全情比拼的背后,是中医药行业的医教研、科普、文化传播全面练兵和集中检阅,更是人才培养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成果的不断丰富。
2023年8月,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主题辩论赛圆满举办,辩题涵盖中医药文化传播、循证医学、民族医药发展、中小学中医教育、高校课程设置、海外中医药发展、智能制造、医学流派等多方面内容。6年累计1300支参赛队、7000余人参赛的该赛事,不但成为中医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品牌,更为行业发掘了一批对中医药事业有着深入了解、思辨能力强、口才好的文化传播人才。
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推动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传播好中医药声音,促进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2023年,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的举办,吸引了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及传媒机构的积极参与。首届总决赛刚结束,第二届大赛被提上日程,并被定为政府采购项目。
消毒、取针、进针、平刺、捻转……2023年10月,两年一度的全国高等院校针灸推拿大赛临床技能大赛举行。作为中医药针灸推拿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全国性技能大赛,今年的赛事吸引了全国各地42所开设中医药相关专业高等院校组成代表队,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辛苦备战、细致复盘总结提升的院校和专业更多,该赛事引领和促进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改革的范围更大。
同样是两年一度的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也在今年迎来第十五次集结。通过参与该赛事,各中医药院校不仅开展传统保健体育的大练兵、大比武,奉献出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还以此为平台,传文脉,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功法,提高传统保健体育的课程教学水平;传健康,借赛事让更多公众了解中医药健身养生知识和传统保健体育运动方法,提升广大师生对传统保健养生运动的掌握程度。
近期,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药调剂职业技能竞赛也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通过在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中药饮片辨识、中药饮片调剂赛场上的竞技,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实战能力、服务能力也将得到培育、促进。
重传播:让“国潮”和文化展演交相辉映
今年初在国家博物馆,“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盛大开幕,500余件(套)文物藏品和200余件(套)药材实物,以中医药文化为主线,形象展示了中华民族对于生命健康的求索,以及中医药的生命观、健康观、防治观。
10月,在北京的使馆区,“医暖丝路——‘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展”从中医药发展历史、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中医药交流、现代“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医药海外传播3个方面徐徐展开画卷,再现古今丝绸之路上中医药传播的历史与成就,诠释中医药为人类卫生健康作出的贡献。
年末,在中国科技馆,“医济苍生——古今中医药学家巡礼展”压轴推出互动展品10件,静态展示展品56件(套),通过18项医林事件,讲述了张仲景、李时珍等13位古代医家及屠呦呦等7位当代中医药学家的医学成就和治学精神……
2023年,乘着“国潮”风和逛展热,借助贯穿全年的多个高规格中医药展览,各地争相推出中医药养生旅游、中医药文化游学参观线路,让人们有了更多机会和方式近距离感受中医药魅力。
这背后是强力的政策、举措支持。
今年4月,国家中医药局、中宣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八部门发布《“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厚植文化土壤。
6月,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读本,弘扬传统医德医风医道。7月,被誉为中医药“四库全书”的《中华医藏》首批图书在京发布。
9月,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如期举行,中医药展区吸引众多粉丝,再次大放异彩……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中医药局联合摄制,讲述中医药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所作贡献的重磅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开播。该节目通过生动展示传承智慧的经典医籍、叹为观止的中医非遗技艺等,将中国中医药的内涵进行科技化、时尚化、生活化表达,呈现中医药蕴藏的传统文化和智慧结晶。
走出去:从医到药跨越山海接连突破
2023年,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中医药的海外传播也展现出比以往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4月,清肺排毒颗粒作为非处方药正式在加拿大获批,成为我国首个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抗疫中药。由我国抗疫“三方”之一清肺排毒汤转化而来的清肺排毒颗粒,在加拿大除获批了此前我国已批准的所有适应证,还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增加获批了“用于流行性感冒上述症状者”的新适应证。我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国际持证新模式,在历史上尚属首次。此举既保护了药品的实际所有权,也为保护其国际知识产权提供了新路径。
另一个与抗疫相关的是,我国援柬埔寨中医抗疫医疗队在今年实现轮换。一批凯旋,一批奔赴,饱含中医援外的责任使命和丰厚价值。
除此之外,中国和白俄罗斯签署中医药领域谅解备忘录,中国—中亚传统医学论坛举办,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大健康产业论坛召开,中国—新加坡中医药中心揭牌,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阿拉木图中医中心国际中医远程会诊平台于日前开通……
人常说,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2023,中医药被山海那边的更多人认识、爱上,也为架起更多国际通路、护佑更多民众健康带去了可能。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zwyw/400580.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