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科博会丨传统中医药首进科博会 智慧问诊让人大开眼界
时间:2023-11-26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11月22日,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主宾国活动——传统医药文化与科技交流活动在绵阳举行。本届科博会主宾国印度尼西亚的医学领域相关代表与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疗机构代表一起,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和创新思路。
传统医药文化与科技交流活动现场。付江 摄
网络问诊成为现实
新型中医智能问诊技术让人大开眼界
据了解,这是科博会首次将传统医药纳入对外交流活动中。在这场交流活动上,在这场交流活动上,上海中医药大学、绵阳市中医医院专家不仅发表了主旨演讲,随后印尼嘉宾代表也在现场体验了中医药香囊制作、推拿、贴敷等具有中华传统的中医药文化。
了解中药香囊。 孙亭婷 摄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永清借此机会向印尼嘉宾以及参会中医医疗机构代表分享了一系列新型中医智能问诊技术,让人大开眼界。
“中医有望、闻、问、切四项诊断技术,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通过网络进行智能看诊。”据杨永清介绍,目前研发出的中医四诊仪集合了舌诊、面诊、脉诊、问诊采集系统,患者在家中即能通过电脑“悬丝诊脉”。
体验中医四诊仪。孙亭婷摄
“机器能够自动诊断脉象,并且按照望闻问诊,对健康状况进行自动评估,并根据个性化评估结果进行健康干预。”杨永清说到,这个听起来有些玄妙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
此外,杨永清还介绍了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AI开方、仲景-GPT、中药个性化健康产品生产系统等等。
印尼嘉宾体验杵针。孙亭婷摄
医药文化历史悠久
中华文明与印尼文化在科博会邂逅
在绵阳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展示区,印尼嘉宾近距离观摩学习了解中医药相关知识、体验中医药的乐趣、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统中医药学为何亮相科博会?原来,中国和印尼传统医药在理论体系、治疗技术、天然药材使用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通过这样的线下交流,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传统医药服务多元化发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绵阳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据悉,该市共有中药材品种2150余种,涪城麦冬、江油附子和百合、梓潼桔梗、平武天麻和厚朴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三台县是全国最大的麦冬生产基地,平武县被授予“中国厚朴之乡”称号。
中草药标本展示。付江摄
同时,绵阳在中医药领域和10余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已培训国外学员400多名。借着科博会的舞台,中华文明与印尼文化在此邂逅。
“希望今后双方能够在传统医药文化领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推动双方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绵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晓林说。
来源:川观新闻
原文链接:http://sctcm.sc.gov.cn/sctcm/gzdt/2023/11/23/68f52706107a48dca1bd3aaaf35d4b9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