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世界卫生大会 | 世卫大会刮起“中国风”
时间:2023-06-03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当地时间5月30日,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闭幕。会议达成多项重要决定和决议,涉及世卫组织财务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打击伪劣医疗产品、感染预防和控制全球战略、加强卫生系统康复服务、健康问题社会决定因素、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等重要领域。
日内瓦湖畔,留下了中国代表团成员忙碌的身影,洁净的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中国风”也给本届世界卫生大会带来了人类走向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案。
这个承诺,掷地有声
当地时间5月20日,中国代表团抵达日内瓦当天,一场吹风会即在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驻地召开。一支准备充分的参会人员队伍——代表团成员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疾控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及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等,积极参与大会各项议题的审议。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本届世界卫生大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安排,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同志亲自研究、亲自推动会前各项安排。”中国代表团团长、本届大会副主席、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雪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高度赞赏世卫组织75年来在全球卫生治理体系中发挥的重要领导作用,将继续坚定支持世卫组织的领导协调作用,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推动卫生健康交流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这个承诺,掷地有声。2020年,《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深化抗击疫情国际合作 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文章指出,要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努力为维护我国和全球卫生安全,守护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作出贡献。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时的35岁增长到2021年的78.2岁,消灭了天花、脊灰、疟疾等传染病,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从吹风会上传递出的信息,让14亿多中国人在关注世界卫生大会时,有了更多的自豪感。
大会开幕后,万国宫内,每一块国家标识牌后的座位座无虚席。在一般性辩论环节,曹雪涛介绍,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过不懈努力,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90%的城乡家庭15分钟内能到达最近医疗点;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医疗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会场内,曹雪涛发言结束后,掌声如潮。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通过努力,在全球卫生治理体系中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向全世界展现了现代化的鲜活场景。
这些作为,言行一致
日内瓦城的生活很悠闲,万国宫内的议程却十分紧凑。如何更好守护人民健康?如何更好增进人类健康福祉?如何深化各国合作,共同抵御威胁?面对诸多事关人类发展前景的话题,中国代表团的每位成员步履匆匆。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开展近50场会外活动。在临时隔出的会议室、咖啡香气弥漫的小餐桌,甚至是一次不期而遇的“迎面撞见”,中国代表团都积极与外方增进了解、共话合作。在短短的几天中,中国代表团以极高的效率和务实的态度,与十几个国家代表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双边会见,就进一步深化卫生体系改革、医疗卫生技术交流、微生物耐药治理、传统医药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领域的双边合作进行务实交流,还出席了金砖国家卫生部长午餐会,会见了港澳特区代表。中国代表团广泛参与了大会期间近30场技术边会和吹风会,积极参与世卫组织战略技术圆桌会议,并同世卫组织多个技术部门展开了工作交流。
“中国政府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大力应用数字技术,健全投入机制,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人民健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卫生筹资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在促进全民健康覆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相互交流讨论中,中国代表团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庄宁提出,医疗卫生资源扩容是一个长期过程,在短期内资源无法快速增加的前提下,建议各国创新服务手段,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聚焦应对人类共同的威胁,中国代表团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呼吁,增强全球协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全球性、地区性合作机制,健全人类卫生、动物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层面领导和协调,促进微生物耐药治理各领域工作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愿意在耐药防控策略、技术标准制订、监测体系构建、新药新技术研发转化等方面与各相关国际组织、各国开展充分合作,共同应对微生物耐药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李大川说。
展望全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代表团成员、国家疾控局应急处置司司长胡光建议,各方朝着一致方向努力,统筹考虑愿景诉求和现实差距,秉持更为灵活和有效的对话机制,寻求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避免分裂和互相指责。
各国代表高度关注中国的表态,因为中国一直言必信、行必果。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60年来,累计向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中国医疗队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超过2.9亿人次;2016年与世卫组织共同举办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近年来在世卫大会主推并通过儿童安全用药、传统医药等多项决议,并牵头举办卫生体系、健康扶贫等多个主题边会;目前有5支国际应急医疗队获得了世卫组织认证……这些举措都为促进全球健康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力量,凝聚了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力量。
这些活动,携手共进
共同维护人类健康福祉和全球卫生安全,中国是积极的推动者和贡献者。
刚刚抵达日内瓦,在媒体镜头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表示:“我们愿意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挑战,更好地保护各国人民的健康福祉。”
大会开幕后,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风”刮到了万国宫外。远望青山,近照湖水,夜幕葱茏当中,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共同举办了突发卫生事件医疗应急主题边会。“这是今年世界卫生大会的第一场边会,体现了各方对医疗应急的高度重视。”中国代表团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边会上发言指出,中国在国家层面已经建立了60支国家应急医疗队,其中5支队伍获得世卫组织认证,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高度重视和维护。中国积极引领国际应急救援行动,先后加入应对安哥拉、圭亚那的黄热病、寨卡病毒等疫情,尼泊尔抗震救灾等救援活动;2014年西非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中国连续4轮向疫区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现汇和物资等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专家赴疫区及周边国。中国呼吁加强国际层面的医疗应急合作,与世卫组织一道加大广大发展中国家医疗应急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力度,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边会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国际急救医学联合会、非洲疾控中心等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德国、意大利等多国代表,既是发言者,也是听众。一轮轮掌声,发出的是维护人类共同家园的合音。
合作不会止步,总在向前。在中国与巴基斯坦、肯尼亚共同举办的辅助技术主题边会上,中国代表团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负责同志介绍了中国在提供公平可及的辅助技术,加强辅助技术国际合作方面的有关经验。他表示,中方愿同世卫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残疾人组织等密切协作,以加强辅助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为重点,改善全球范围内的辅助器具产品供应。
与会国家和世卫组织代表对中方代表的发言表示一致认可,对中国推进本国和国际辅助技术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效,以及在全球卫生健康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高度赞赏。
大会议程过半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静来到了世界卫生大会的领奖台上,从本届大会主席手中接过了科威特国老年人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研究奖获奖证书。“我是代表国家、代表全国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机构和人员上台领奖。”吴静表示,这次获奖,是对中国大国担当的高度认可,为进一步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了新的动力。
没有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没有健康的人力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根基和意义。为了维护这个根基,中国坚持高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旗帜,与各方携手共进。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zwyw/396396.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