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转发!贵州省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参考方案(2023年版)来啦!
时间:2023-04-05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
图解:一图速览!贵州省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参考方案(2023年版)
贵州省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参考方案(2023年版)
一、中医药预防
(一)个人预防原则
1.应时令避风寒。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被和室内温度,注意防寒保暖。
2.正确佩戴口罩,减少聚集。戴好口罩,喷嚏、咳嗽时避开他人,避免喷溅。尽量少去人群集中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3.保持清洁卫生。勤洗手,勤洗衣物,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屋内环境洁净,开窗通风。
4.有症即诊。有发热、咳嗽、腹泻、呕吐、头身疼痛等症状及时就诊。
5.护正气强免疫。针对人体各系统慢性疾病,应积极治疗,规范用药,科学康复,守护正气。运用中医药手段增强免疫,积极使用疫苗,促增免疫。
6.调心态畅情绪。不惊慌恐惧、不压抑焦虑。通过读书听音 乐,并配合体育锻炼,也可以通过静坐或静卧,调畅心态,移情 易性。
(二)中医药预防处方
1.成人预防方
成人预防1号方:养阴解毒合剂,口服,每次20ml,每日3次。或养阴解毒汤(北沙参20g、贯众10g、玉竹20g、石斛20g、苍术10g、泽兰10g、石菖蒲10g、生甘草10g、细辛3g)每日1剂,水煎煮口服,每次150ml,每日2次,可服用3—7天。
成人预防2号方:生黄芪15g、炒白术15g、防风9g、金银花12g、藿香9g、佩兰9g。每日1剂,水煎煮口服,每次 150ml,每日2次,可服用3—7天。
常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玉屏风颗粒。
2.儿童预防方
生黄芪9g、炒白术9g、防风6g、金银花6g、藿香6g、佩兰6g。每日1剂,水煎煮内服,7岁以下每次不超过50ml,7岁以上每次不超过100ml,每次服用量可根据年龄酌情加减,每日2次,可服用3—7天。
(三)其他预防方法
1.食疗调护
以中医膳食养生理念为指导,达到扶助正气、提高自身抗病 能力的目的。坚持全面膳食,纠正食物偏性,保持阴阳平衡;坚持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纠正饮食偏嗜。坚持饮食有节,定时进食,定量进食,清淡饮食,限量饮酒。
2.中药足浴
药物:荆芥30g、羌活30g、葛根30g、藿香30g、石菖蒲30g、艾叶30g。
方法:上药装入布袋,按常规中药煎药方式煎三次混合。足浴药液水温宜38—40℃,以脚背泛红、身体微微出汗为宜,时间约30分钟。
3.穴位按摩
可通过按压穴位刺激人体经络之气,疏通经络,匡扶正气。
推荐穴位:风池、风府、大椎、迎香、足三里、关元等穴位。
4.香佩疗法
药物:苍术200g、佩兰150g、艾叶150g、石菖蒲60g。
方法:上药碾成细粉,装入布袋中,每袋15g,随身佩带、放置于居室内或挂在车内。
禁忌:禁止内服,孕妇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健身功法
(1)八段锦。练习时间10—15 分钟,建议每天1—2 次,按照个人体质状况,以能承受为宜。
(2)太极拳。推荐每日1次,每次10分钟为宜。
二、中药内服治疗
(一)通治方
甲流通治方功效: 清热解毒,化湿蠲飲,解表扶正。
1.成人方
葛根15g、青蒿15g、贯众 20g、虎杖20g、苍术10g、板蓝根15g、白芷15g、细辛3g、石菖蒲10g。水煎内服,每日一剂,每日2次。
2.儿童方
葛根10g、青蒿10g、贯众10g、虎杖10g、苍术10g、板蓝根10g、白术10g、茯苓15g、浙贝母6g。水煎内服,每日一剂,每日2次。
(二)分型处方
1.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1)风热犯卫
症状: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口干。舌质边尖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基本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5g、桔梗12g、牛蒡子15g、芦根15g、薄荷9g(后下)、荆芥12g、生甘草6g。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咳嗽重加杏仁9g、炙枇杷叶12g;咽痛重加玄参15g、射干12g;头痛剧烈加菊花12g、夏枯草12g。
常用中成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清开灵颗粒(胶囊、软胶囊、片)、疏风解毒胶囊、 银翘解毒丸(颗粒、胶囊、软胶囊、片)、清热八味胶囊等。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2)风寒束表
症状: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鼻流 清涕。舌质淡红,苔薄而润,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祛风散寒
基本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5g、防风12g、羌活 12g、柴胡12g、前胡 12g、独活12g、枳壳9g、川芎 12g、辛夷 9g(包煎)、生甘草6g。水煎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咳嗽、咳痰加桔梗12g、紫苑12g、浙贝母15g;头痛剧烈加白芷9g;便溏、脘痞、纳呆,舌苔白腻者加藿香12g、厚朴9g。
常用中成药:九味羌活丸(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败毒颗粒等。
(3)表寒里热
症状:恶寒,高热,头痛,身体酸痛,咽痛,鼻塞,流涕,口渴。舌质红,苔薄或黄,脉数。
治法:解表清里。
基本方药:大青龙汤加减。炙麻黄6g、桂枝9g、羌活 12g、生石膏15—30g(先煎)、黄芩12g、知母12g、金银花15g、炙甘草6g。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舌苔腻加藿香 9g、苍术 9g;咽喉红肿加连翘 15g、牛蒡子12g、射干12g。
常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
(4)热毒袭肺
症状:高热,咳喘,痰粘、痰黄、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5g、杏仁10g、生石膏15 —45g(先煎)、知母12g、浙贝母12g、桔梗12g、黄芩15g、瓜萎皮15 —30g、生甘草6g。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6—12g(后下)、厚朴12g;咳嗽、痰多、喘促明显加金荞麦根15g、鱼腥草15g、葶苈子15g;口干、口苦、舌红少津加麦冬15g、北沙参15g。
常用中成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宣肺败毒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银黄口服液 (颗粒、胶囊、片)等。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等。
2.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1)热毒壅肺
症状: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嗽,喘促短气,少痰或无痰,便秘,腹胀。舌质红绛,苔黄或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通腑泻肺
基本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味。炙麻黄9g、生石膏30—45g(先 煎)、杏仁9g、瓜萎皮30g、知母15g、鱼腥草 30g、葶苈子15g、黄芩15g、浙贝母12g、生大黄 6—9g(后下)、赤芍12g、丹皮12g。煎服法:水煎服,1日2 次;必要时可日服 2 剂,每 4—6 小时口服 1 次。也可鼻饲或结肠给药。
加减:高热神昏加安宫牛黄丸1丸;喘促重伴有汗出乏力者 加西洋参15g、五味子12g、麦冬12g。
(2)热毒内陷,内闭外脱
症状:神识昏蒙,唇甲紫暗,呼吸浅促,或咯吐血痰,或咯吐粉 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舌红绛或暗淡,脉微细。
治法:益气固脱,泻热开窍
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减。生晒参30g、黑顺片10g(先煎)、山萸肉30g、生大黄10g(后下)、生地30g、丹皮12g、炒山栀10g。煎服法:水煎汤送服安宫牛黄丸1丸,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也可鼻饲或结肠给药。根据病情,可酌加苏合香丸或使用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3.恢复期辨证治疗方案
气阴两虚,正气未复
症状: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舌质淡,少津,苔 薄,脉弦细。
治法:益气养阴。
基本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沙参15g、麦冬15g、五味子9g、桑白皮12g、地骨皮12g、百合20g、浙贝母12g、杏仁9g、炙枇杷叶12g、焦三仙各9g。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舌苔厚腻加藿香10g、佩兰10g、砂仁9g(后下)。
常用中成药:养阴解毒合剂、生脉饮、玉屏风颗粒、百令胶囊(片)。
注:
①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并根据临床实际调整用药。
②妊娠期妇女发病,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
③临床医师在选择使用方案中的处方时,要运用中医思维,坚持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用药和剂量可因时、因地、因人调剂运用。
三、中医外治疗法
根据中医辨证,可配合选用中医外治疗法,如穴位贴敷、耳穴疗法、推拿、拔罐、刺络放血等。
原文链接:http://atcm.guizhou.gov.cn/zwgk/xxgkml/zdlyxx/yz/202303/t20230316_785360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