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贵州日报》聚焦贵州卫生健康系统代表委员
时间:2023-03-11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
3月10日,在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之际,《贵州日报》刊发报道《筑牢网底 健康贵州惠万家》,讲述贵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好故事,发出贵州卫健系统代表委员“好声音”。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贵州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提高全省人均预期寿命为目标,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国内顶尖医疗资源落实落地贵州,在优质医疗资源上做加法,并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及医疗救治能力提升等七个专项行动,促进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基本医疗有保障上做增量,筑牢群众看病就医网底,推动健康贵州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取得新成效。
孙发委员:开拓进取推进健康贵州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布局建设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孙发委员“全省卫健系统深入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及七个专项行动,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健康贵州建设取得新成效。”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卫健委主任孙发说,只有整体提升全省卫生健康水平,才能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贵州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制定实施“健康贵州2030”规划纲要、贵州省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等文件,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全省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近年来,贵州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医疗资源大幅增加,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个,开工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2个,全省三级公立医院从47家增加到7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2.67万个增加到2.73万个,有效应对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网络和政府办妇幼保健、危重孕产妇救治、新生儿救治体系,全面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实施健康乡村提升行动,有力接续乡村振兴,药品、医用耗材加成全部取消,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全面实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答卷。2023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到2027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岁左右,“我们紧扣目标任务,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实施七个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坚决守好疫情和重大风险防控两条底线,提高全省人均预期寿命。”孙发说。查艳代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推动国家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实现跨区域协调发展及加快贵州特色专科与短板学科建设的关键之举。”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查艳表示,在全国布局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为了降低跨省转诊率,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查艳代表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支持在贵州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我省积极争取国内顶尖医疗资源落地贵州并将此作为重要工作推进。去年10月,国家三部委联合宣布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获批,为贵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接引强大外力。“我们积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初心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和横向流动,缓解重大疾病看病难、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以及儿科、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专业医疗资源短缺问题。”查艳表示,随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的筹建与运行,已经大幅提升贵州整体儿科医疗服务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18‰,婴儿死亡率3.37‰,同比下降10.01%、31.05%,有效降低患儿跨省外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健康保障。最近,查艳正在为即将挂牌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忙碌着。“对标群众的新需求、对标国内的新发展、对标国际的先进标准,我们正加速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实落地、补齐学科建设的短板、引进高水平医疗人才。”今年全国两会,查艳关注的重点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人才的引培,“我们正在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及所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位嫁接,在医工、医理、医文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不仅帮助我们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还为我们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及相关学科人才,持续提升我省的医疗水平。”查艳表示,未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将建设成儿童医学、科研、教学一体化中心、国家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和国家区域性儿童专科诊疗中心,全面达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与发展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的优质医疗资源。杨硕代表: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推广息息相关。”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推拿教研室副主任、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杨硕认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要紧密结合起来,“没有传承的创新是无源之水,没有创新的传承是一潭死水。”杨硕代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一名长期扎根中医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和长期任教中医专业的教授,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杨硕一直关注的重点。自去年10月以来,他便利用到十多个县中医院讲座的契机,积极与当地中医大夫进行座谈,深入调研中医药发展现状。“中医药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医药的临床疗效问题,这就对中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杨硕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做到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强素养,其中读经典、强素养是中医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点。杨硕认为,要当一个明白的医生,一定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在临床上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经典的学习就不够深入,在遇到一些复杂问题时就不太会使用中医的思维去解决,这不仅会导致临床上中医的弱化,也会导致中医优秀人才培养不足,致使中医药发展后劲不足。为此,作为中医领域的人大代表,杨硕提出了关于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守正创新发展的建议:针对义务教育阶段,要让中医药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绘本、课本的形式进入课堂。对于在校学习中医的大学生,建议将一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为必修课进入课堂,对于一些民俗,则可作为选修课进入课堂。针对进入临床的医生,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教育部联合录制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频供医生学习,纳入每年的中医继续教育项目学分考核,进一步夯实在院医生文化素养。针对全民素养提高,建议录制一些电影、电视节目、话剧或制作绘本等,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大力推广,进一步提高全民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作为贵州省“十四五”中医药、民族医药重点学科(针灸学)主要学科带头人,杨硕将高标准推进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持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预防、治疗疾病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原文链接:http://atcm.guizhou.gov.cn/xwzx/ttxw/202303/t20230310_784165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