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雨渐落,草木萌动,雨水节气警惕三种心脏病的发生
时间:2023-03-04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吟诵着诗圣杜甫的《春夜喜雨》,我们迎来了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雨水节气,天气开始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此时天气乍暖还寒、寒中又挟湿。因此,雨水养生既要遵循“春夏养阳”的原则,注意阳气的升发,也要提防湿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湿寒会带来疾病,那么雨水时节需要预防哪类心脏疾病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此时的气温忽高忽低,容易外感生病。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心血管科医生提醒,此时无论在户内还是户外,都应该准备一件外套在身边,以便应对突如其来的寒湿,及时保暖防寒,防止咳嗽、感冒、心脏病等病症的发生。
一、冠心病
每年2-4月份是心肌梗塞的一个发病高峰期。主要是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时风时雨,常使原有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恶化。
二、风心病
风心病是风湿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是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侵犯心脏引起的。常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复发或加重。研究表明,春天是“风心病”复发率极高的季节。
三、心梗
雨水时节,还要预防“倒春寒”。这是因为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
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时节变化无常的天气,常常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起居养生:因春季气候变化无常,气温忽高忽低、忽冷忽热,而此时人的腠理尚处于疏松状态,抵御外邪能力下降,容易外感邪气,因此不宜穿加厚衣、体弱者切勿用冷水洗漱。
二、运动养生:春季气候转暖,但在北方仍较为寒冷,因此不宜做较为剧烈的运动,避免因中气消耗太过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疏泄。可以适当加强锻炼,如“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有助于阳气的升发、肝气的疏泄。
三、饮食养生:春属肝,酸应肝,酸性收敛固涩,不利于春季阳气上升,也不利于人的肝气疏泄,因此饮食上应少食酸味食材,我们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 可多食大枣、莲子、山药、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山药粥、莲子粥、红枣粥等。此季节,我们应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
四、情志养生:春季五行属木,内应于肝。立春后阳气渐升,在外则草木萌动,在内则肝气渐旺,此时人易情绪波动、烦躁易怒。因此情志上应做到舒缓肝气、恬淡虚无,同时还要清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以达到气血安和、阴平阳秘。
五:及时预防感染性疾病
春季早晚温差大,风心病患者早晚当注意添衣保暖,防止感冒和感染,及时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淋巴结炎、中耳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性疾病,以防风湿热的发作。
最后,特别提醒的是,雨水时节虽然从理论上是属于春季,但这段时间温度还没有回温到舒服的范围内,因此心脏病患者日常防寒保暖工作还要继续重视!
总之,雨水时节是春季养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希望大家做好雨水节气的养生保健。
原文链接:http://zyj.beijing.gov.cn/sy/whkp/202302/t20230220_29204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