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疾控系统食品安全科普大赛优秀作品(文字)展播三:话说食品安全
时间:2022-09-17 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都知“民以食为天”,俗话又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然而,在这个吃字上可有很多学问,说粗不只是“粗茶淡饭”那么简单,饥饿难耐时别说吃什么粮食,恐怕草根树叶、甚至粘土片片都有人吃过。说细,米面油都不在话下,什么山珍海味、鲍鱼龙虾,猴头燕窝什么的,有的人一生未曾吃过。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条件决定了不同的食欲享受,但食品安全不一定分什么等级,有时候越是上等级的美味佳肴并不一定安全。过去,在困难年代吃糠咽菜,什么麦麸皮、豆腐渣等一类到今天反而成为人体上很需要的营养了,而今天吃的鱼肉蛋奶、尤其是饮料一类,反而成了“危害”人的坏东西。
说起今天餐桌上的东西,试问那一样能让人放心?吃菜怕有农药残留,吃肉怕有生长激素,吃米面怕有增色剂,吃瓜果怕是转基因,连喝水都怕受到环境污染等等,这还让人活吗?所以,我们生活在今天,已经不需要用野菜来代替粮食,苦恼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
这些年,因为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普及了大量的化学知识,比如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等,吃大米让我们认识了石蜡,吃火腿让我们认识了敌敌畏,吃咸鸭蛋、辣椒酱让我们认识了苏丹红,吃火锅让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又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又认识了硫酸铜,最近方便面用的酸菜又成了人们的热议。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但却越来越是防不胜防,管理者也是深感责任重大。食者有深受其害的,甚至是生命代价的;产食者因见利忘义违犯法律身陷囹圄或生命代价;管理者有疏于管而丢官处分。总归都是“民以食为天”所造成。
尽管三者都有代价,教训也不少,但餐桌还是不尽如人意,动不动东边出现了“学生群体食物中毒,”西边又出了一家过红白喜事“亚硝酸盐中毒,”更不用说假烟假酒、过期食品等等。过去小孩喜欢吃的很多“好吃”东西,今天反而成了家长教育不让吃的“禁品,”更有上升一个层次的认识,说什么“可口可乐”一类是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故意渗透,又有因“转基因”两大名人对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持久辩论,所以,这个“食”字真是了不得。
现在,已有人打起了“家庭农场、”“家庭小菜园”的主意,很多退休后的城里人能把在农村买一块地种菜供儿女们吃当成了一种希望,其目的还是为了吃的安全放心。
当今,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生产经营者因“利益”二字,不惜铤而走险,在追求产量、色泽、味道、保鲜等方面违犯基本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直至付出残重的代价。在这个方面国家不是不使“重典”来治理,而是心存侥幸大有人在。
有人说,食品安全问题是道德问题,呼吁用道德来说食品安全、来保障食品安全,也有人说,要加大执法力度,治理再严厉一些。这些都不错,但是治理起来总不能完全尽人意,这是一种悲观主义想法。宏观来看问题,现在总体形势比“三聚氰胺”之前还是好多了,日渐完善的法律还是起到了“杀一敬百”的作用,广大老百姓也逐渐认识到什么是“毒”和什么是污染的问题了,当然,普遍的自媒体宣传,如抖音、微信等等功不可没,与各级政府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功不可没。
现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越来越高,生活好了,不但要吃饱,还想吃得放心、吃得舒服。我认为,执法力度加大是必要的,利益驱使下的违法行为毕竟还是少数,只要我们政府不懒政,勤作为,敢担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监督管理者肩负起身上的重任,执法者严格执法,我相信形势会越来越好的。
有一些地方用奖励的办法鼓励群众举报不卫生的食品及其生产商,我认为是个办法,只是建议要用违法者重罚的成本作为奖励金,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机制,鼓励人民群众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在使用法律的过程中获取利益。对于假劣的食品,一旦确认,就要刑当其罪,从重从快,起到震慑作用。(夏县疾控中心 姚中吉)
原文链接:http://wjw.shanxi.gov.cn/zfxxgk/fdzdgknr/jkzx/202209/t20220913_709390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